第73章 大膽的決定 藏人
第七十三章一個大膽的決定
祝餘自從確認自己想要邊疆營場在1976年趕上改革開放的第一批紅利。
滿腦子就只剩搞錢了, 一定要抓緊搞錢積累原始啟動資金才能夠趟上時代的浪潮。
營場背靠兵團有一個天大的好處,那就是無論賣什麼都有門路。
兵團的目的就是墾荒戍邊,所有的農作物,國家處於戰略考慮都會照單全收, 只是各個兵團糧站考慮到運輸與糧價各自給的價格不一樣。
圖木舒克比阿拉爾市偏僻, 又不怎麼産棉花, 所以棉價壓得低。
而阿拉爾市以産棉著稱,質量高, 秋季又有運棉專列開到烏魯木齊,因為棉價高。
但到底是不用偷偷摸摸地賣,也不用擔私人買賣的風險。
所以, 便宜賤賣、薄利多銷,走官方渠道是一個好辦法。
小麥、高粱、玉米都是這裡的主要作物,收價透明。
但是祝餘想做的東西, 糧站應該都沒有收過, 第一年的收價勢必會壓的很低, 可質量提上去了,第二年國家糧站的人也就能給個良心的價格了。
祝餘把這其中的道理掰開了揉碎了講給阿蔔杜聽、也講給嶽三川聽:“我需要的是全村的老鄉、全營場的小將士都和我一心, 未來三年都會非常累, 哪裡都需要人手。”
阿蔔杜率先舉手:“我保證,我們村民都絕對相信你, 都跟著你好好幹呢。”
嶽三川也沉思片刻後回答:“為人民服務,部隊的宗旨。”
得到了兩個最重要也最有力的支援後,祝餘在晚上臨睡前沒有躺在床上, 而是坐在了桌邊。
她還有沒和嶽三川他們說的是,有一種東西。
體積小、單價高、去內地隨隨便便賣。
那就是中藥。
她和嶽三川說的那些,都只是明面上的團場作物來轉移注意力的。
祝餘在這之下, 想借著新□□特的地理位置種中藥去內地的中藥館賣。
便宜賤賣、薄利多銷走官方渠道,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但不代表只有這一個辦法。
他們營場明能拿出棉花與高粱給兵團上面賺差價,誰又會想到暗地其實還在偷偷倒賣中草藥呢。
穆蘭本來都在床上躺平了,見祝餘有正事要對自己說的樣子,也連忙又坐了起來:“小魚,有啥事兒你直接說就行,你這樣,我都害怕。”
祝餘直奔主題:“趙松跟你說他想入伍的事情了嗎?”
原來是這事兒。
趙松什麼事情都不會瞞她,更別說這種為兩個人未來做計劃的事兒。
穆蘭點點頭:“我知道啊,他跟我說了。不過這個事兒三川哥也好、我哥也罷都幫不上忙,等趙松過年的時候回老家徵兵入伍,願意來新疆的人到底是少數,說不準兒趙松表現自己特別強烈的傾向之後就能給分過來呢,反正我哥哥就是說自己特別想來新疆才分過來的。”
祝餘略過了這個回答,轉而盯著穆蘭的眼睛說到:“讓趙松跟著我幹吧,我保證,我保證5年以後,還趙松一個更好的前程。”
穆蘭被她難得認真的嚴肅表情驚到,也掀開了被子,穿好拖鞋後坐在了桌子的另一邊。
祝餘說道:“趙松家世不算好,入伍了也是‘兵’,跟你哥哥、跟三川這種正經讀過軍校的‘軍’不同,我不否認當兵也有前途,但絕對沒有我許諾的前途更好。”
穆蘭懷疑是不是自己睡得太晚了,怎麼都聽到了祝餘在胡言亂語。
祝餘的目光炯炯:“我需要一個助手,這個助手的工作量很大,看來看去,就趙松最合適,我們之間還有一層你的關系,也能算是‘自己人’,跟自己人一起做事兒,我才能更放心。”
穆蘭這才確定祝餘沒在開玩笑,也低聲問道:“你說的事兒是什麼事兒啊?”
祝餘附在了她的耳邊,說了在這個年代極其大逆不道且不能宣之於口的話:“賺錢,賺很多錢,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而且我可以告訴你,現在的政策持續不了幾年,而這幾年也是最重要的原始資本積累時期,讓趙松跟我一起搞大錢。”
聽到‘資本’兩個字,穆蘭感覺自己的頭皮都在發緊,她害怕地嚥了一下口水:“祝餘,不太好吧,會不會有危險?”
祝餘搖頭,眼神裡都是認真。
穆蘭的心跳也從未跳得這麼快過,她做賊心虛地又去檢查了一下門有沒有反鎖好,這才重新坐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