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的表演,慄鄒雯演員的陪審員好像是個新入行的播音員,一字一頓的,慘不忍睹。
但經過黃白遊的點播,第二遍慄鄒雯雙眼炯炯有神的盯著前方,急切的想要說服對方。
還是有點ooc(崩人設),因為一號陪審員是檢察官,性格沉穩,不會把想要說服對方的情緒如此外放的表達出來。
可是兩段放一起比較,那簡直是飛躍性的進步。
“怎麼辦到的,就點撥了一兩句話,感覺進步巨大。”沙惟憋不住話,第一個開口。
不單是外人,慄鄒雯自己也察覺到了進步。
“十三哥為什麼,我剛才明明只是想表演說服對方認真對待,但為什麼反而演出了信念感?”慄鄒雯不理解。
“因為信念感、精神這些更深層次的內心我們很難演出結果,就好像讓你表現一個愛國的人,你如何表達。”黃白遊問。
慄鄒雯回答:“我第一反應就是很老土,就是演一個為國犧牲什麼的。”
“對,你所表現的仍舊是一個事件,一個過程,這個同理。”黃白游回答。
明白了,因為說服別人尊重生命,這個行為就表達了對法律的信念感。
我懂了,原來是這樣!之前想表達很愛男主,難怪眼睛拋媚眼都快抽筋了都沒反應,原來是要描述行為,演繹愛的行為。
慄鄒雯一下子舉一反三,明白了好多東西,也瞬間感受到自己以前走偏了。
“進步明顯是因為你們得天獨厚的優勢。”黃白遊對四人道,“因為你們已經有好幾部的拍攝經驗,心裡有對比的素材,一旦明白就會有一個進步。”
話說得這麼簡單,但前後差距,簡直是點石成金!
這就是傳說中“職業演員的模板”嗎?評價太不準確了,不職業也是模板!
接著演,黃白遊幾乎是把慄鄒雯的幾百字臺詞重新分析了一遍,只要說通了,人們就會恍然大悟。
就好像魔術手法揭秘。
就好像黃白遊魔術般的人物分析。
“一號陪審員身份是檢察官,你對這個職業有什麼刻板影響,那麼以女性身份進入這個職業,又有什麼不同?”
簡單的提問,換來慄鄒雯噼裡啪啦一大堆回答和設計。
“女檢察官肯定是想作出一番事業,因為女性在這位置肯定會被歧視,會被人懷疑是用身體上位。”
“所以我演這個角色在說話時,應該更堅定一點。”
“這就是我和十三哥的區別嗎?我自己想,感覺角色非常扁平,現在卻有好多東西想演出來。”
慄鄒雯說。就幾分鐘她真感覺脫胎換骨了,用刻板印象模板加入自身感受打破刻板,這是什麼天才方法?
脫口而出的女性會被歧視,很顯然是慄鄒雯自身遭遇的處境。
黃白遊使用的方法就是“烏塔·哈根法”。
對有自己表演習慣的演員,哈根法很累贅,很容易導致演什麼都像自己,即千人一面。
可黃白遊認為,對演員道路還未起步的四人,先用哈根法成為千人一面的演員也是巨大進步。
“還能不能更進一步,就是有更進一步的技巧?”慄鄒雯馬上又問。
也是野心很大,黃白游回答:“把這個女檢察官設計成你自己的角色是第一步,第一步成功後再說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