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著急。”黃白遊說道。
工作室需要很多人,還剩幾個月時間籌備,黃白遊也在和單總商議,把經紀團隊的其中幾人的勞動合約接手過來。
又是一天。
覃醒的預測成為了現實,電影上映的第三週萬達、中影、大地三家院線真出現《影子》偷《南海十三郎》票房的情況。
也是圈內偷票房的慣性操作AB票,經常偷的應該都知道吧?
買十三郎的票,看的也是十三郎,但打出來的票是影子。
“太無恥了。臉都不要了,裴文的面子真有這麼好用嗎?”紅毛的大刀已飢渴難耐了。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什麼面子,裴文給的分成更多,所以讓院線老闆鋌而走險。”覃醒說道,“按照計劃行動吧。”
“沒問題。”紅毛點頭。
時間就這麼過去兩三天,期間網際網路零星有觀眾發出疑問,但網際網路上沒掀起什麼風浪。
直到凌晨一點鐘,豆瓣上[你們也是這樣嗎?我買的《南海十三郎》,出來的票是影子,這種情況票錢算在哪部電影上?]
帖子迅速擴散,很快有上千號人留言,述說著自己也遇到相同的情況,北上廣深四個城市尤為多。
蔓延速度非常快,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營銷號滿天飛,待翌日影子方看見這情況,即便老塗有通天的本領,也於事無補。
因為吃瓜群眾,彷彿是那猹,都已在田坎跑來跑去好幾圈了。
輿論戰基礎操作,凌晨搞事情,如果對方有翻身的實證,還有機會,很可惜《影子》為達到十五億票房,確實在玩手段。
很多網友向總局舉報了,而眼見事鬧大了,萬達、大地、中影院線也趕緊出來發通告,解釋是機器壞了,所以列印票據有誤,關於票房統計是沒問題的,已經抓緊維修,不會再出現相同的情況。
紅毛盯著很緊,如果院線要死不承認,反而還要倒打一耙,那麼他將拿出金逸院線的比例資料,以及各地電影院的調查表格。
以上這些“軍火”都是在覃醒授意之下進行調查的,當然對方慫了,就不用了,還是不要把院線得罪死。
偷票房的變動逐漸平息,而《影子》方肯定是沒任何回覆,就裝死。
“成績很好,我們贏了。”黃白遊見到另一個新聞,裴文準備新片的訊息,三週繃緊的神經終於舒緩了。
這個新聞就預示著,裴文對影子的關注挪走了。
末了,兩部電影下畫——
《南海十三郎》累計票房18.11億
《影子》累計票房15.01億
影子首日3.7億的好成績,如果質量能撐起來,也絕對是二三十億的苗子。最後一週驚現“幽靈場”,還是活生生的把票房推上了十五億。
而南海十三郎最後一週的票房也有點跳水,當然原因不是質量,而是這類影片,受眾面只有這麼多。
甚至可以這票房已是打破了天花板的存在。
總結一句話,黃白遊和《南海十三郎》贏得順利!
有好就有壞,所以金逸影視就有不順利。
“單總,我來辭職。”覃醒來到單總辦公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