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必要再扶了,因為江譽鏐已不是名動天下的南海十三郎了。
也就是這動作,讓武笑笑充分感受到,江譽鏐的絕望。
絕望的江譽鏐連夜坐火車離開這座城市,並且在火車中段,心如死灰的他跳下火車。
劇情進入尾聲,剩下半小時的劇情更加急轉直下。
沒錯,深受打擊的江譽鏐將在友情和親情再受打擊,最終在親情友情愛情三方面的“噩耗”中,被逼成了一個精神病患者……
《南海十三郎》人們充分了解到了一個演員的表演才華,對電影本身也是誇讚的。
而另一邊《影子》,就沒那麼順利了。
華夏電影館內——
“與其說是劇情薄弱,不如說是人物塑造太臉譜化。”戴錦繡聽到旁邊的同行在嘀咕劇情薄弱的事。
“既然是改編自《三國荊州》,那麼子瑜的原型應該是周瑜吧。如果是周瑜……”戴錦繡也明白過來,“難怪要把周瑜改為子瑜,背景全部架空,不架空的話,光是這人設更改,就足以讓這個片子惡評如潮。”
子瑜原是沛國大都督,重傷後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戴錦繡的觀片習慣會記錄一些東西,精彩的影片亮點與缺點都忠實地記下,和隔壁場拿著小本本為了學習的小浩不同,戴是為了寫影評有脈絡。
當下已沒必要再寫了,因為漏洞實在太多。
影子荊州充當替身,扮演的大都督是允文允武的大都督,因此至少在劇情設定裡,大都督沒受傷前是這般模樣。
可影片開始毫無解釋,就變成躲在暗室裡,偷窺夫人與替身挨挨碰碰,甚至親密接觸的臭老鼠。
為什麼要用臭老鼠來形容,因為遲昌演繹的子瑜骨瘦如柴面色陰毒,就真像下水溝裡的老鼠。
“等等,似乎挺合理的。”
戴錦繡想了想,一個男的就算再溫文爾雅,為了騙過所有人,目睹自己妻子和他人親密,長此以往鐵定受不了。
子瑜又不是牛頭人,這恆河裡!
原來這是一部倫理片,挖掘內心的陰暗,討論“夫目前犯”如何把人逼瘋,想到這,戴錦繡笑了。
“怎麼了?戴老師。”
旁邊影評人艾柯海好奇地問,當下劇情是沛國先鋒與敵軍交戰,實在想不到有什麼笑點。
“沒事,我想到了開心的事。”戴錦繡小聲回應。
“……”艾柯海小聲道,“裴文導演這個故事拍得有點草率。”
“畫面和鏡頭語言很好。”戴錦繡說道。
“故事和人物都很難立住,沒基礎,即便美術再好,也不是好片。”艾柯海說。
“你就說美術好不好吧。”戴錦繡問。
“如果是新人導演拍攝,那麼電影美術的長板,將會直接讓新人導演一舉成名。”艾柯海說道,“但在裴導手裡不合格,我對裴導的期待值很高。”
戴錦繡無所謂地點頭,電影沒結束,她不會作任何評價。
不過艾柯海所言基本是本場大多數來賓的想法,影片方方面面都很幼稚。
用幼稚來形容不準確,觀眾席裡的著名動作片導演,圈內人稱為雙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