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白遊並不是最後才到會議室,而是他身為主席,需要去組委會拿十六部入圍電影的母帶。
稽核時間在一週左右,評審團將經過兩次記名和一次匿名的三輪投票,選出六個獎項(金麒麟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藝術貢獻獎)。
說兩個小常識,主競賽單元的觀眾獎是現場觀眾投出的,這一段和評審團無關。
第二嘛,經常有國內明星發通稿,說自己榮膺東京電影節金鶴獎什麼的。
糊弄小粉絲吶,金鶴獎是華夏和霓虹合作的單元[華夏電影周],本來就只有華夏電影參選。
至於含金量——
舉個例子吧,地球2022金鶴獎是《獨行月球》,評審團大獎是《外太空的莫扎特》……
“各位導演,我們需要做個自我介紹嗎?”黃白遊返回會議室,見氣氛凝重,就主動開口打破僵局。
“斯坦丁·楚門先生就不用介紹了,我們都認識。”瑞典女導演哈莫說,“我是瑞典的導演哈莫。”
墨西哥導演辛格說,“我認識的亞裔不多,斯坦丁先生是我時常能在Facebook瞧見的明星。”
嚴格來說,現場五位導演,執導作品出圈的也只有辛格,因為墨西哥背靠美利堅。
其餘四位只能說,手握國際獎項,在自己的國度擁有大量名氣,因此分別作自我介紹也不錯。
“那麼我們開始吧。”金昌說,“我們直接進入主題,《憤恨的黃海》是我個人非常期待的作品,講述發生在黃海邊上仁川廣域市的真實故事。”
藝術沒有國界,但藝術家有國籍,評審團更有個人傾向。
這名南韓導演的個人傾向是照顧自己國家的作品。
“第一部就看這部電影如何?”金昌開口。
金昌的臉型是比較端正的國字臉,再然後小眼睛厚嘴唇,焊死在額頭的劉海,外型是成熟可靠,內在嘛——瞧瞧這越俎代庖的。
主席都還沒說話呢,你就噼裡啪啦說一通,這好嘛?這不好。
辛格和哈莫旗幟鮮明的站在黃白遊這邊,兩人目光投向主席。
安田一郎低著頭看著入圍作品的名單,也不接金昌的話茬,他還想有一天可以和“演技仙人”黃白遊合作呢。
好萊塢製片人比索,更不會搭話,即便全世界都不看好《蝙蝠俠:黑暗騎士》,但楚門、疾速追殺系列就足夠他在好萊塢影壇有一席之地,為什麼要為一個棒子得罪斯坦丁呢?
“……”金昌沒想到自己說話是一點也不管用,好歹他也是拿過威尼斯電影節金鼠獎和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一種關注大獎。
無奈,金昌才又開口,“主席認為呢?”
不明白這南韓人為什麼對他有敵意,黃白遊可不是任人揉搓的性格,“入圍的十五部電影,風格和型別各異,肯定不能隨意指定觀影的先後順序,得有一個章程。”
“就按照名字來排名吧,也有準確的規格。”黃白遊說,“誰贊成,誰反對?”
“我贊成”、“我也贊同主席先生的方法”、“確實我們接下來一週的工作,是要一個固定的順序”。
安田一郎、哈莫和辛格三人贊同。
“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的觀影也是按照字母的排列順序,我贊成。”製片人比爾說。
沒錯,他還擔任過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評委,比爾這樣說也主要是想強調此事。
“金導演的看法呢?”黃白遊問。
“……”你們五個人都答應了,那我還說什麼?金昌回應,“主席先生想事情很周到,就按照這樣辦。”
那麼第一部作品就是《艾米莉亞女孩》,英文片名是“A”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