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雖然已經改革開放好幾年了,可是政策依然飄忽不定,反對的聲音依然很大。
主要是,大家都沒有經驗,誰也不知道改革該怎麼改?所以才有了摸著石頭過河的說法。
在bj這樣的根據地還好,到了外地,人生地不熟,一個浪花打過來,【特別特】服裝城就有可能被淹沒。
重慶不是很好的選擇,但是深圳、廣州、上海這三座城市卻是不錯的選擇。
張俊平心裡已經暗暗打定主意,翻過年來,就把李成儒趕出去,讓他去深圳、廣州、上海去開拓市場去。
【特別特】賺這麼多錢不花出去,留著幹嘛?
說到賺錢,張俊平都有些吃驚,一個【特別特】每天產生的利潤居然比幸福傢俱廠,現在叫龍順成傢俱廠,一個星期的利潤還要多。
古人總結的衣食住行這四大行當,果然沒錯。
文副市長看出了張俊平的顧慮,笑著說道:“小張大師,如果我沒猜錯,這【特別特】服裝城應該是港資企業吧?”
“是港資,不然我們也不敢招聘這麼多營業員啊!”張俊平點頭承認道。
這個年代,招工超過八個人就是資本主義,這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一條紅線。
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從一開始,【特別特】服裝城的背景就是港資企業。
“這不就得了,我也不說您去了重慶特別照顧啥的,說了估計您也不信。
但就說你這港商背景,這全國到哪都不用擔心被刁難,各地政府一準的高看一眼。”文副市長笑著說道。
張俊平有些差異的看了一眼文副市長,沒想到這位說話這麼直接。
要知道,當官的說話都講究含蓄,往往不是繞彎子就是說一半留一半。
不過,文副市長的話倒真是提醒張俊平了,是啊,我是港商我怕誰?
港商也是外商,這年頭外商就他麼高人一等!
你還氣不過來。
現在改革開放,雖然還沒把招商引資列為頭等大事,但是外匯卻是各地政府政績考核的一大指標。
外匯怎麼來?除了出口那就是靠外商。
有了外商自然不怕沒有外匯。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張俊平也是燈下黑,下意識的忽略了自身的優勢,想明白了,張俊平也不矯情,開口道謝道:“行!多謝文市長指點迷津!翻過年來,我讓李經理去重慶考察,看看在重慶也開一家這種規模的服裝城!”
這裡不是談事的地方,簡單溝通幾句之後,文副市長拿上給家人買的衣服告辭離去。
原本李成儒還想著不收錢,畢竟明年要去人家地盤開店,先打好關係。
結果張俊平搶先開口,“文市長,您遠來是客,能來我們店是我們的榮幸,今天的消費我給你打八折!”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