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黃母泡上茶。
“小張,我聽說你對經濟很有一套,你也給我們長壽縣出出主意。如今國家搞改革開放,我們長壽縣該如何發展經濟?”喝了一口茶之後,黃父開始考量起張俊平。
“黃叔,我對長壽縣不太瞭解,哪敢亂出主意?”張俊平傻了才會給未來老丈人指點經濟發展。
“沒事,你隨便說說,這是在家裡,說的對與不對,都沒人會怪罪。”黃父笑道。
其實談經濟發展,只是找個話題聊一聊,不然兩個大男人,還是翁婿關係,能聊什麼?
“那行,那我就隨便說說,說的不對,黃叔您別見怪。
我個人對經濟發展還真有點有一點不成熟的見解,我認為經濟發展靠的不是招商引資,而是立足本土優勢,進行深耕細作。
比如農村,要根據當地的特點,來決定是搞種養殖還是搞特色產業加工。”
“哦?你說說怎麼結合當地特點搞種養殖和特色產業加工?”黃父來了興致,好奇的問道。
“嗯,比如說,一個農村地處山嶺,可以搞水果種植,也可以搞中藥材的種植,又或者可以在山林裡養殖一些有當地特色的可食用動物。”
“那你說的特色產業加工指的是什麼?”
“特色產業加工,這個更簡單了,比如村子周圍都是竹子,可以利用竹子進行深加工,做竹編。
單純賣竹子不值錢,但是把竹子編成掃把、編成筐、簍、籃就值錢了。
又比如咱們四川這邊少數民族比較多,可以引導少數民族製作有民族特色的產品,服侍又或者工藝品。
不過,無論是種養殖,其實關鍵都不在種養殖本身,而在於銷路,政府一定要幫農民開啟銷路,保證老百姓種出來水果、中草藥能夠賣得出去。
不然就是不發展農村經濟,而是害農坑農了。
結合咱們長壽縣的情況,最最重要的應該是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沒有路,你東西再好,運不出來也等於零。”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說的好啊!
長壽縣不缺你說的那些水果、中草藥,特色農產品,只是地處丘陵,交通自古都是制約長壽縣發展的一大難題。
要先富先修路,可是這路難修啊!
要是好修,也不會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了。”張俊平的話勾起了黃父的心事,嘆了口氣道。
不要小看這些當領導的,你能想到的,領導自然能夠想到,而且想的更加全面。
有些事,你認為該做,當領導的卻沒做,不是領導看不到,而是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就比如修路,領導不知道修路對發展經濟有好處?可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為什麼地方政府都熱衷於招商引資?說白了其實就是為了借雞生蛋。
“黃叔,其實修路這件事,有錢有有錢的修法,沒錢有沒錢的修法。
畢竟現在不是從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前看著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現在已經變得很簡單。
比如開山,以前全靠人力,用鏨子,用錘一點一點的去磨。
現在有了炸藥,打個眼放上炸藥,一下子就把山炸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