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首長誇獎了張俊平幾句,然後開口問道:“還有什麼困難嗎?”
“領導,要說困難還真有!”
“呃!”劉首長愣了一下,本來就是順口問了一句,沒想到張俊平還真敢提。
不過話已經說出來了,總不能反悔,笑著問道:“哦!什麼困難,說說看!”
“領導,這不管是返修還是在原址上新建,都少不了木料、青磚和琉璃瓦。這木料好說,畢竟我是開傢俱廠的,各種木料我不缺。
可是這青磚、琉璃瓦可沒處買去!”
“嗯!”劉首長點點頭。
如今京城周邊雖然有不少磚瓦廠,可是生產的都是紅磚、紅瓦,也有少量青瓦,但是青磚和琉璃瓦還真是沒有生產的。
關鍵是生產出來也沒人要。
大時代剛剛過去,那十年誰敢生產青磚琉璃瓦?
或者乾脆說,那十年誰還有心思搞生產?
八十年代初,很多工廠經營不下去,不是沒有了訂單,而是因為還沒從大時代轉變過來。
閒散慣了,不幹活就能領到工資,誰還願意幹活?
扯遠了。
“你有什麼想法?”劉首長和張俊平接觸了兩次,也知道張俊平不是那種直接把困難推給領導的人,現在提出來,肯定是有想法了。
“領導,我想著投資修建一家仿古磚瓦廠!
暫時為恭親王府的修繕服務,以後咱BJ城其他的古建築修復也能用得到磚瓦。”張俊平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投資修建仿古磚瓦廠,你這想法不錯,只是·······”劉首長說著停頓了一下。
“領導,這仿古磚瓦廠還是以港商的名義投資!”張俊平知道劉首長估計什麼趕緊補充道。
八十年代初期,國家雖然放開了對個體工商戶的政策,但是一切摸著石頭過河,具體怎麼搞誰都沒有數。
個體工商戶和資本主義怎麼區分,怎麼取定義?
有個土辦法,那就是個體工商戶,個體作坊僱工不能超過八個。
當然,港資、外商不受限制。
所以,這個階段,很多想做事的人,就只能掛靠國營單位,或者像張俊平這樣,想辦法弄個港商的外殼。
“呵呵,港商投資,下面的同志,應該會很熱情的歡迎你去投資興建仿古磚瓦廠的,用不到我嘍!”劉首長笑呵呵的開了個玩笑。
“領導,我非常看好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景,也認為將來我們國家一定能夠取得非常豐碩的成果。未來古建築修復、仿古建築的前景也大有可為,所以我打算投資兩千萬港幣,建一個大型的仿古磚瓦廠。
還需要領導您多給指導指導。”
如果是後世,兩千萬的投資,最多也就是區縣一級的高官出面接待。
但是,現在是八十年代,兩千萬港幣,即便是劉首長這樣的首都城市的大領導,也不敢怠慢。
劉首長看重的不是兩千萬的投資額,而是外匯。
目前國家急缺外匯從國外購買機械裝置、技術、以及一些急缺的生產物資。
“投資兩千萬,還是港幣?”這一刻,劉首長也不淡定了,從沙發上站起來,盯著張俊平確認道。
“對!投資兩千萬港幣!”張俊平肯定的點點頭。
短暫的震驚之後,劉首長恢復平靜,很是爽快的說道:“好!你打算在什麼地方建廠,我讓小李陪著你去,抓緊時間把建廠的事情落實了!
爭取明年夏天之前把磚瓦廠建好投產。”
劉首長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兩千萬外匯也就剛開始有點震驚,但也不會為了這兩千萬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能安排秘書幫著跑跑手續,這已經是極大的禮遇。
從市政府回來,張俊平剛剛走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