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確定了嗎,那真是大儒出世?”
文淵問道。
“嗯,文氣浩瀚如海,綿綿不息,那的確是和我們等同的大儒。”
文玄點頭道。
文淵聞言,頓時心頭一喜。
“那師兄,可曾看清楚,此人可是我們稷下學宮的人?”
“不是。”
文學聖賢搖了搖頭。
緊接著,他嘆了一口氣說道:
“他並不是稷下學宮的人,在他的身上我沒有感覺到任何一點有關於我們稷下學宮的氣息。”
“竟然不是我們稷下學宮的人?!”
文淵一聽這話,頓時有點驚呼。
隨後他問出了自己的疑問:“師兄,他既然不是我們稷下學宮的人,又為何能入得大儒之境?”
“這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聽到文淵的話,文玄聖賢搖了搖頭:
“並沒有什麼不對的。”
“世上修儒的道路有很多條,不止我們稷下學宮的這一條。”
“昔年世間也並沒有有儒這一道,是孔聖人走遍天下,遊歷四方。”
“以見聞傳教,博覽群書,悟遍了人間至理,一朝悟道,這才有瞭如今的儒道。”
“那陳長安雖然以前只是一個平凡人,但這十數年來,他一人獨坐孤山,熟讀各種書冊十年。“
“十年讀書,本身就養得一身浩然氣。”
“如今,機緣到了,一朝悟道,步入大儒境,並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文淵一聽這話,頓時贊同的點了點頭。
隨後他將目光看向了遙遠的天水宗。
一雙眼眸之中,滿是苦澀。
文淵想不明白,如此的儒道驕子,為什麼就不是出自於他儒門呢。
若是出自於他儒門,文淵保證,要不了多久,儒門又將再多出一尊儒道聖賢。
不,甚至是九境儒聖!
但可惜,這一切都不可能了。
“師弟不要想太多,管好我們自己就行了。”
“我相信至聖先師在天之靈會保佑我們的。”
文玄何曾不知道文淵的想法,但對此他只能嘆息一聲。
對於文道的昌盛,他雖然一直在努力,但也對此感到很絕望。
在這世間,儒道可以說是最特殊的一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