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宋瑤不禁打了個寒顫,但也強撐著向封綏行了個禮。
夏玉柯倒是自在了起來,心想畢竟如今也是跟封綏是一條船上的人,又幫著解決了這麼棘手的問題,既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賞識,又穩定了百姓對朝廷的心,百姓如今對我們這位太子殿下是紛紛讚揚,可謂是一舉兩得。況且這太子如今對自己的印象也有改觀,態度也有所轉變,自是會護自己周全的。
想到這裡,這夏玉柯倒是也無所謂了,心裡知道這太子還是顧著如今宋家在朝堂的地位,便也不好再生事。
封綏看著眼前的夏玉柯,之前彷彿是換了一個人,可這如今倒是確定了一些,眼前這女子確不似從前那般的讓人看著便由心底生出那般厭惡,卻也是令人心動神往的。
就這樣,三人也心照不宣的把這事埋在了心底。
這封綏和夏玉柯二人心中倒是也沒什麼太大的波瀾,只是嚇壞了我們的太子妃,宋瑤。本想著這夏玉柯心中有什麼陰謀,太子也是知道了些什麼回去責問,這心中正盤算著如何去辯解,怎麼把這髒水潑到夏玉柯身上讓自己全身而退,可如今這結果卻是萬萬沒想到的。
過了幾天,三人就當什麼都沒發生一樣齊聚在飯廳。
兩人對視了一眼一齊的向封綏行了個禮,夏玉柯又福了福身,道了句:“太子妃萬福。”
三人齊坐在飯桌前開始準備用膳,這時便見封綏問了夏玉柯一句:“身子恢復的怎麼樣了?”
夏玉柯聞言心裡便暖了起來,彷彿剎那間一股暖流湧上心田,可又把它死死的壓在心底,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淡淡的站起身行了個禮,回了一句:“謝殿下掛心,妾身已無大礙了,好的很多。”
這兩人之間的關係確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妙的連封綏都無法直視,其實心裡是有些發覺的,可就是不敢承認,更不敢相信,居然對這麼一個曾經令自己厭惡至極的女子動了心。
卻也是到了一句:“那便無妨,快坐下用膳吧!”
這一幕讓本就驚悚未定的宋瑤盡數的收在了眼底,只見她大袖中掩藏著攥的緊緊的手。彷彿是抓住了最後的稻草一搬不肯鬆手的恨意,“咔”的一聲,筷子斷了。
這一聲也驚了二人,可想而知,這太子妃是多麼的恨我們的側妃,巴不得她去死呢。
夏玉柯心裡不禁的打了個寒顫,卻也不得不掩蓋著內心的恐懼,三人就這樣尷尬而又不失禮數的用了這頓午膳。
第二天上午封綏又來到了夏玉柯這裡,兩人在談災情後續的事,大體說的就是這途中發生的事回到皇城以後要不要跟他們那位猩猩作態的“父皇”如實稟報,參宋家一本。
封綏自是不同意的,因為他是個有主見的人,他也知道如今宋家在朝中的地位幾乎是無人可撼的,想扳倒宋家靠著區區一件事是根本行不通的,若是想扳倒宋家,一定要“捧殺”!
所謂捧殺便是把人捧到天上去,趁其得意之時自會露出馬腳,在此時誘發其做一件極其愚蠢的錯事,還要是無法彌補的那種。
如今宋家在朝中的地位自是種熱皆知,有一位孕育皇子的美人,若是皇子奪得皇位,那日後宋家更是不用言明便能意會的。這如今賑災的事情一發生,宋家的狼子野心更是昭然若揭的。
封綏自是知曉這其中道理的,可畢竟夏玉柯被這宋家的小姐推倒了水裡,讓她險些命喪黃泉,自是要問一問她這位側妃的打算。
本想著畢竟是親身經歷,以夏玉柯的秉性,就是裝也裝不出的,不作不鬧也是要記著仇要在皇帝面前揭發的,畢竟一屆婦人,就算看得朝局,又怎麼會不發作呢?
夏玉柯缺狠狠的打了他的臉:“殿下,妾身覺得此時回京只需報喜,實則沒有必要報憂!”
封綏心中自是驚訝,也是喜悅的:“這是為何?”
夏玉柯:“妾身有話涉及朝政,不知當講不當講?”說罷便福了福身子行了個禮示意。
封綏扶夏玉柯到座位上:“如今確不知當講不當講了?屋裡就你我二人,別忘了孤當初留你是作什麼的?但說無妨!”
話雖如此,也只是封綏迴避自己的內心,怕被看出來搪塞的藉口罷了。
夏玉柯便說道:“如今的局勢殿下也是曉得的,這宋家無非是想扶持著自家的皇子登位罷了,可這狼子野心是人盡皆知的,但畢竟沒有證據,且宋家在朝野的勢力豈是這等小事可以顛覆的?”
夏玉柯頓了頓!說到:“這太子妃確算得上是府裡的內奸,可畢竟是宋家的女兒,就算這加上她推妾身下水的事一起稟明瞭陛下,那也是宋家的兒女,當下宋家並沒有什麼人見皆喊打的大錯,陛下也是不會過度問責的,也只是輕輕在一旁敲打敲打。”
“再者太子妃……恕妾身直言…”說著便是一跪“那位可不是省油的燈,搞不好反咬妾身一口,說是妾身蓄意製造意外傷害自己,目的就是誣陷她也不是不可能的,之前殿下也是見識過的。殿下既然答應妾身要護著妾身周全,何不先將這事放一放,日後將這宋家抬著捧著,待日後自行露出什麼馬腳來便一網打盡,置之死地斷了它的後生?”
封綏聽到當即這裡拍了桌子,本就有些懼怕的夏玉柯見景便把頭埋在地上不敢直視的道:“殿下息怒,妾身一時口不擇言。”
封綏見自己的行為嚇到了眼前這個為自己盤算籌謀的女人,也是那個不知不覺的走進了自己心裡的人,收起了剛剛的兇狠,溫油的扶她起身坐下:“無妨,孤一時氣憤,別是嚇到你了,想不到愛妃有如此遠見。”
不知何時起,封綏竟不自覺的稱她眼前這個費盡心思嫁入太子府讓他厭惡至極的女人為“愛妃”!
這是小廝進來說事成了,可以回京覆命了,封綏便交予小廝一封提前準備好的信,命令叫人送回宮中想皇帝回報,幾人便收拾行裝回京覆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