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轉眼一天過去,終於,到了孔聖誕辰之日,也到了群英殿爭鋒之時。
“鐺!”
當一道清越的鐘聲從皇宮深處傳來,震盪著傳遍整個京師,那一剎那,彷彿萬物復甦,整個京師的氣氛也驟然一變。
譁,京師各處,街頭巷尾,無數的人影如同海潮般洶湧而出,儘管時間還早,還沒到群英殿宴飲之時,但大街上的人影卻比往日多了數倍不止。
“開始了,終於開始了!”
“這可是正統和分支的重要交鋒,朝廷方面可千萬別輸啊。”
“鐘聲已響,我朝最天才的那些年輕士子也要出發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讓我看看,讓我看看!”
……
人群一片喧鬧。
而此時此刻,城西一角,木門推開,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書生跨過門檻,從裡面走了出來,他的氣質文弱,臉色蒼白,看起來就好像常年不見陽光一樣,隱隱有些病態,不過儘管如此,他的髮絲和服裝卻打理的一絲不苟,看起來就好像要赴某個重要的集會一樣。
“公子小心!”
身後的書童和老僕人一臉的擔憂。
公子一向不問俗事,只讀聖賢書,甚至連房門都很少出,但是近日群英殿的那場爭鋒,公子卻不能不去。
“我沒事,備馬。”
那柔弱的書生從容道。
一輛馬車很快停在屋門外,書生登上馬車,在軲轆轆的車輪聲中,一路朝著京師而去。
而他身後,一處窗子開啟,窗子後,是一名四十許的中年儒者,儒者看著馬車離去的殘影,目光復雜,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苦讀經書十餘載,想不到最後還要靠一個小孩子替我們出頭。”
中年儒者神情苦澀,喃喃自語。
說這番話時,他既是儒道孟氏一脈的大儒,是他的老師,同時也是一位父親。
“孩子,接下來的一切就全靠你了!”
中年儒者喃喃道。
……
視線移到其他方向,此時此刻,從天空俯瞰而下,京師各處拜別師長,從各處出發的年輕才俊不知多少。
視線東移,就在玄武街上,一座足有四層高的酒樓飛簷斗拱,巍然的矗立著。
酒樓憑欄處,一層層擠滿了人影,無數人目光雪亮,紛紛從憑欄內探出頭來,眺望欄外。
而街道兩側,更是人頭攢動,密集如潮。
玄武街是通往皇宮的必經之路,絕大多數進入群英殿的書生都必然經過此地。
軲轆轆,車輪滾滾,一輛輛馬車正從京師的各個地方駛往皇宮,而兩側密集的人群也一個個目光雪亮,伸頭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