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冶冕微微一笑道。
“上師說的在理!”
歐冶冕的聲音剛落,大殿內,鴻臚寺卿周陽青頓時毫不猶豫的回應道,顯然對此早有安排。
啪啪,只見他手掌輕拍了兩下,下一刻,朱鳥殿外,一名名十七八歲到二十一二歲的大商年輕人昂首闊步,紛紛魚貫而入,這些年輕人身軀筆挺,眼神熠熠,舉止氣度皆是不凡。
而仔細觀察,每一個年輕人體內都文氣浩蕩,最低的都是文氣八九鬥,而其中不少人的修為即便以這些大儒宗師的目光來看,也驚人無比。
“見過諸位老師!”
這些人不知在殿外等候了多久,直到此時得令進入了朱鳥殿,在跨過門檻後,一個個紛紛躬身行禮。
而對面,大文國上師也只是會心一笑,似乎早已明瞭,但什麼也沒有說,或者更準確的說,根本就不在意。
“都落座吧!”
“是,老師!”
……
大殿裡,早有眾宮女走上前來,就在宴席中為眾士子安排下席位,而殿外走進來的眾人也不推辭,落落大方的端坐下來,一旁早有另外一撥宮女送上筆墨紙硯,一一鋪陳好。
“博雅,你也落座吧。”
大殿上方,歐冶上師道。
文道和武道不同,文人之前的爭鬥是雅鬥,即便分歧再大,衝突再大,也不失風度和優雅。
“遠來是客,客隨主便,這裡是貴國京師,不如就由貴國出題。”
大文國上師輕輕一攤手,開口道。
而大殿內,眾人互相看了一眼,並沒有推辭。
“這樣也好。”
出題反而只在其次,關鍵還看各自的修行,相比之下,誰出題反倒並不重要了。
朱鳥殿內,大商朝眾人商議片刻,很快將出題的這個重任交到了禮部尚書手中。
“兩國交往,以和為貴,就不要出的太難了。梅蘭菊竹乃是文道的四君子,以清高孤遠著稱,世所公認,由來已久,如今寒冬已過,梅花凋零,那就不如以蘭為題,作詩一首吧。”
後者沉吟片刻,很快開口道。
梅蘭菊竹四君子,作為詩詞的題目,在儒道一脈由來已久,也是老生常談,由古至今,積累下來的篇章浩如星辰,不過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作為所有儒生都熟悉的題目,卻不失公平。
大商和大文兩國文道相爭,雖然大商朝也想壓過大文國一枝獨秀,但文人的風骨講究清高,所以不至於在這種比試上佔便宜,否則即便勝了也勝之不武,反而落人口舌,視為下乘。
而且某種程度上,越簡單的問題,反倒越困難,在鑑於前人的珠玉在前,後來者想要在這種尋常的題目上出彩,就越發困難,如此反而更能見真章,考究出個人的學問。
“上師,你看這樣如何?”
周陽青說著,扭頭望了歐冶冕一眼。
“如此甚好,我們這邊沒有問題。”
大文國上師微微一笑道。
而大殿裡,一眾大商朝的年輕俊傑聞言也是微微一笑,一臉輕鬆。
詩詞歌賦正是最基本的功底,梅蘭菊竹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在場眾人哪個不是八九歲的時候就能作得錦繡文章,如今再拿這種題目來考究眾人,簡直是小題大做,小覷眾人了。
“梅蘭菊竹四君子,幽蘭我最是擅長,整個大商年輕一輩無人能出我右,早已是胸有成竹,今日諸位師長都在,又事關大商朝和大文國之間的文道之爭,正是揚名立萬之時。”
一名大商朝二十歲左右的俊傑昂首挺胸,坐姿端正,手中拿著蘸滿墨汁的毛筆,望向對面白衣如雪的廖博雅,眼神鬥志昂揚:
“不管你在大文國如何文采飛揚,天資聰穎,今日的比試,你都註定不會是我的對手,只能成為我登頂文道巔峰的踏腳石。”
文人自有傲骨,越是天資聰穎,才華橫溢的文人,內心就越是驕傲,尤其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更加不會屈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