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心中嘆息一聲,他用袖袍輕輕擦去劉協眼角的淚水,儘量露出一個溫和的笑臉,揉著弟弟額頭,語氣輕緩:“說過多少次了,要自稱朕,不能再我我我了,這是皇家的尊嚴和臉面。相信父皇在天之靈,也不希望看到我們怯弱,而是想看到我們勇敢。”
“可是董卓……”
提到這個名字,劉協的身子抖瑟得更為厲害,彷彿那張吃人的惡魔臉龐就在眼前。
劉協怕,劉辯又何曾不怕。
他無數次從夢中驚醒,背衫溼透。
只是父皇不在了,他這個當哥哥的,更要肩負起護弟弟一世周全的職責。
“為兄昨天讀太史公所撰的《史記》,在‘越王勾踐篇’中,勾踐為吳王所俘,卻並未就此放棄,而是臥薪嚐膽,最終三千越甲將吞吳。”
劉辯給劉協講起了越王勾踐的故事。
自從廢帝之後,董卓約莫是覺得劉辯沒了威脅,也沒怎麼管他,放任他在皇宮裡陪著天子。
兩個毛都沒長起的娃娃,又能翻起多大風浪?
董卓對此很是自負。
故事講完,劉協聽得懵懵懂懂。但他從心底相信這位同父異母的皇兄,覺得從他嘴裡說出來的,就一定是對的,斷然不會害他。
“董卓今年已經年過五旬,大半截身子入了黃土。你還小,未來的時日還很漫長,我們就跟他熬,他要什麼,我們就給他什麼,總有一天,能把他熬死。”
劉辯給弟弟出起了主意,要他像越王勾踐一樣,忍辱負重。
劉協從兄長的懷裡出來,用手抹了抹眼睛,小眼神裡堅定了許多,鄭重點了點頭。
隨後兩兄弟又在一起悄悄商量半天,劉協似是想起什麼一般,出言說道:“皇兄,你還記不記得那天,父皇叫我們去他寢殿,提到過的一個人。”
“你是說……呂布?”劉辯顯然也想了起來。
“今後若有危機,可召呂布回來,他是上天賜給我大漢的一把神劍……將來鎮壓叛亂,或是實行新制,唯此人可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鎮得住他,則用;若鎮不住,趁早殺之!”
劉宏的音容相貌,此刻彷彿就在眼前。
“可我聽袁太傅他們說,呂布好像加入了董卓麾下,而且今天的朝堂上,董卓不也為呂布求了溫侯的爵位嗎?”
劉辯細細分析起來,很快便將呂布劃到了董卓那方。
其實這也不怪劉辯,畢竟他還只是個十一歲的少年,涉世不深,想不到那麼長遠。
劉協小小的‘哦’了一聲,看得出來,他有些失望,畢竟呂布是父皇親口囑託留給他的人。
此人都投靠了董卓,那還有何人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