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位列三公司徒的王允從長安出發,乘著車駕回到了幷州。
王家是幷州的名門望族,又兼有王允在朝中任職三公,故而王家在幷州地位可想而知。
然則王允回來的這幾天,卻沒有一天過得省心。
自他回來之後,王家的各類族人相繼登門,說得好聽是求見拜訪,說得直接點,就是上門告狀。
他們所狀告的物件,自然是在幷州勢力最大的嚴家。
狀告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有的稱是被嚴家侵佔了上千畝的田地;有的說是嚴家子弟打傷了王家子孫。還有就是,有些地方上的職位,本來一直都是由王家安排人去擔任,如今卻被忽然撤職,換上了嚴家的親信。
總的來說,就是嚴家處處針對排擠,絲毫不給王家臉面。
平日裡他們鬥不過嚴家,現在王允回來了,他們就好像有了靠山,希望王允能為他們做主。
這些人說得倒是真切,可王允又不是三歲孩童,怎會憑這些人的一面之詞就聽之信之。
他遣人去調查實情之後,差點沒被這些個玩意兒給氣得吐血。
那位聲稱被嚴家侵佔千畝田地的,實際上那些土地,本就是他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侵佔所得,嚴信不過是略施懲處,將那些土地還與百姓。
被撤職的那個就更過分了,利用職務之便,私下加收賦稅,所以才會被嚴信罷官免職,這還是看在王家的面子上。否則,處死都不為過。
瞭解真相之後的王允主動寫了書信,向嚴信致歉,表示定會重罰這些個族內的害群之馬。
事實也果如王允所寫的那樣,在書信寄出之後,他將那些犯事的族人全都找來,挨個訓斥一通,並責令他們回去好生反省檢討。
目前的嚴家,已經強大到了足以制霸幷州,根本不是一個王家可以抗衡。
除去嚴家本身的影響力不說,單說下一代,大公子嚴禮位列九卿,二公子嚴義鎮守邊疆,手握實權。就連許多人以往都不看好的四公子嚴信,如今也坐到了幷州牧的位置,成為一方的封疆大吏。
再加上嚴家的那位外來女婿,在長安城內,就算是王允都要仰其鼻息,看其眼色行事。
只在太原的王家,又能拿什麼跟他們鬥。
唉~
想到這裡,獨自走在街道上的老司徒嘆了口氣。
路過街角,有名衣衫單薄的小乞兒引起了王允注意。
小乞兒年紀尚幼,跪在冰冷地面,低垂著腦袋,一雙小手凍得發紫,渾身時不時的打著寒顫,顯然抵檔不住這凜冽的天氣。
在她面前,擺有兩具用蒲席掩蓋起來的屍體,看樣子已經死去多時。
旁邊,豎有一塊字牌,寫著‘賣身葬父母’。
王允腳步頓了一下,臉上沒有過多的悲憫。
這種事情,大漢朝的各地無時不刻都在發生,早已是司空見慣。
卻不知怎地,本來想要回府的王允卻鬼使神差的選擇了留下,並同這名小乞兒交談起來。
小乞兒抬起頭,露出髒兮兮的臉蛋兒。
王允這才注意到,這位小乞丐,竟是名掩藏了美貌的少女。
根據少女所述,她本是五原郡人,前些時日父母帶著她南下省親,結果途中為強盜所殺,只有她僥倖逃得了性命。
“真是個可憐的孩子。”
王允悲嘆的說著,臉上浮現出同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