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尾梢,煩悶的氣候消去,枝頭的蟬鳴與田間的蛙叫,漸漸安息下來。
南陽的袁術、谷城的呂布、以及洛陽的袁、曹,同時出發動身,去往長安。
其中袁術的行軍速度最快,恨不得即刻抵達長安;袁紹和曹操則與之相反,兩人故意放慢行軍速度,拖延時日。
行至陽渠,坐在馬背上的曹操忽然大叫一聲,直挺挺的從馬背上摔落下去,眾人趕忙上前救起,經查驗似是中風之症。
當天夜裡,從袁紹的大帳內傳出一聲驚呼,據說是袁紹夜夢韓馥,故人託夢,要他回去給韓馥上香,以慰亡靈。
有了理由的兩人當即打道回府,曹操說等病養好之後,定會入洛陽侍奉聖駕,袁紹則說安撫完韓馥的英靈,再親自去長安請罪。
分道之前,袁紹曾私下找過曹操,言當今天子並非先帝遺詔的帝君,不過是董卓所立的傀儡,不如重新迎立新君。
曹操聽聞此話,又驚又氣,驚的是袁紹敢有這種膽大想法,氣的是昔日好友鬼迷心竅,竟敢生出不臣之心。
“本初,休得胡言!你我皆為漢臣,當上報天子,下撫百姓,怎能生出此般大逆不道的想法?”
不去長安是一碼事,忠不忠於漢室又是另外一碼事。
起碼現在,曹操還將自己視為漢臣。
袁紹見曹操反應如此劇烈,便沒在繼續往下說,心中卻開始琢磨起了新的帝君的人選。
話分兩頭,袁術領著三萬軍隊不日便抵達了武關。
守在這裡的乃是校尉黃忠,前幾日朝廷發下文書,要黃忠放袁術入關。
好在呂布事先打過招呼,黃忠也就將計而行。
入關之後的袁術本想趁機奪取武關,但轉眼一想,又怕打草驚蛇,走漏了風聲,故強忍下來。
過了武關,就算是進入到關中的地界。
根據袁術的情報,呂布此時還遠在谷城,似乎正準備進軍洛陽。
等他反應過來,長安早就落入了自己手中,袁術對此得意洋洋,甚至已經開始憧憬起了美好的未來。
等拿下了長安,少說也得做到大將軍的位置,否則,如何能配他袁家嫡子的身份。
至於呂布麼,肯定是罷官去職,下獄收押。
袁術想象得很是美好,如果呂布識相,肯服軟求饒的投靠自己,說不準還能留他一命。
想到這裡,袁術的心情愈發舒暢起來。
袁術入關,高興的當然不止他一人,長安城內的那些個官員們獲悉此事,心中早已是樂開了花。
司空黃琬的府內,喜氣洋洋,今天是黃琬的四十八歲誕辰,朝中近半的臣工列卿皆彙集於此,向他恭賀道喜。
“司空公,祝您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九卿之一的太常卿走了過來,端著酒杯向黃琬敬酒,臉上笑意十足,隨後瞄了眼周圍,壓低聲音說著:“剛剛得到訊息,袁公路已抵達上雒,不出五六日,便能抵達長安。”
“那就承蒙太常卿的吉言了。”
作為壽星的黃琬哈哈笑著,表情極為開懷,滿含深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