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樊綢出現在了董卓面前。
“樊將軍,你不是鎮守在函谷關嗎?怎麼來了洛陽?”董旻納悶兒的詢問起來。
“前幾天來了個叫魏木生的將領,拿著太師符節說是要與我調防,讓我趕往虎牢關增援。我途經洛陽,故而在此暫歇。”樊綢如實回答起來。
函谷關輕而易舉的落入呂布之手,董旻氣急敗壞,指著樊綢急道:“你啊,中了呂布之計矣!”
樊綢懵了,大腦完全反應不過來,這是個什麼情況?
途中他還見到過呂布,聽呂布說是奉了太師之命,帶天子百官遷入長安。
他當時也沒多想,甚至還和呂布寒暄了兩聲。
董卓也不怪他,本以為讓樊綢鎮守函谷關萬無一失,沒想到到頭來還是給他人做了嫁衣。
想起昔日在虎牢關城頭看到的那道驍勇身影,董卓此刻竟有些欣慰起來,呂布像極了年輕時候的自己,甚至比自己還要聰明、隱忍、勇武,有手段。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啊,是真的老了。”
董卓嘆了一聲長氣,望著天上月亮,臉上的落寞又重了幾分。
“兄長,那我們下一步該當如何?”
董旻在得知函谷關陷落之後,也沒了主意。
董卓這時候倒是重拾起了精神,掃去臉上落寞,剛猛的嗓音裡透著決絕:“輸了呂布一手,卻也不是關東那些鼠輩,就能擊敗本太師的!”
“樊綢。”
“末將在!”
“由你鎮守洛陽,除非我本人親至,任何人來,皆不得開城。”
“喏!”
吩咐完樊綢之後,董卓帶著五千飛熊軍,又連夜奔回虎牢關去。
八月底。
龐大的遷移隊伍終於抵達了函谷關外,百姓們望著前方朦朧的城廓,俱是露出了開心的笑顏。
不停趕路的他們早已是疲乏至極,終於可以好生歇一歇了。
“先生,你輸了。”
馬背上的呂布望向戲策,嘴角露有笑意。
他先前和戲策打賭,他賭董卓不會追來,戲策則賭董卓必來。
事實看來,確實是戲策輸了。
然則輸了的戲策卻滿臉開懷,彷彿比自己贏了還要高興。
當天下午,一個震驚天下的訊息傳來。
虎牢關持續數月的鏖戰,終於以董卓的獲勝而落下帷幕。
這場大戰,雙方前前後後投入兵力達到了六七十萬,可以說是近些年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紙包不住火,諸侯們在得知糧草被焚之後,很快就起了內訌。原先的盟友關係霎時四分五裂,變得心懷鬼胎,互相仇視。
劉岱找橋瑁借糧被拒,更是親手弄死了橋瑁,舉薦王肱成為新的東郡太守。
沒了糧草,這支打著‘討伐國賊、入京勤王’旗號的正義之師,不攻自破。各路諸侯帶著麾下兵馬,離開了虎牢關外,敗北而歸。
虎牢關沒被攻破,呂布知道,歷史在這一刻,已經正式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