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從國外進口,然後就得出華夏鋼鐵產業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的結論。
其實這完全就是用看起來真實的情況來誤導大家。
華夏不是做不了圓珠筆筆尖鋼珠的特殊鋼,而是這一塊的市場,全球就那麼一點。
說的不好聽點,你一次高爐出來的鐵水,基本上就去到了80噸左右。
而這出一次鐵水,也許就夠全球所有的文具廠家使用一年了。
這種情況下,你讓國內的鋼鐵廠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這種特殊鋼,有必要嗎?
這又不是航母甲板特殊鋼,市場上買不到。
“劉工,這些資料,你覺得可信嗎?”
雖然剛剛劉建國已經說了,南山不可能在這麼簡單的資料上面進行造假。
這樣子太容易被揭穿了。
但是賴亮還是忍不住反問了一句。
“賴總,我內心之中其實也是有非常多的疑問,我很想知道南山特殊鋼是如何生產出這樣子的特殊鋼出來的。”
“也許他們的質量穩定性不好,成本很高,或者是不良率很高。”
“但是這些資料,我相信應該是真實可靠的。”
有一說一,劉建國沒有因為客觀事實有點殘酷,就不說實話。
“真要是這樣子的話,南山今後豈不是真的不用再從我們這裡訂購特殊鋼了?”
南山現在也是寶鋼的大客戶。
那些特殊鋼都是寶鋼生產的最高階,價格最高的。
利潤自然也是非常豐厚。
現在這一塊的蛋糕要消失了,賴亮自然也是很緊張的。
“如果只是南山的訂單沒有了,那麼還不是最嚴重的。”
“我就怕南山把其他客戶的特殊鋼訂單也給搶走了,那麼到時候我們面臨著進口特殊鋼和南山特殊鋼的雙重打壓,立馬就會陷入到滯銷狀態之中。”
“在這種鋼鐵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之中,這個局面是非常不利的。”
劉建國這麼一說,賴亮沉默了。
這簡直就是人在家中睡,禍從天上來啊。
誰知道南山這麼一家汽車零部件廠家和裝置廠家,居然會給寶鋼帶來這麼大的影響?
賴亮的心情,可想而知會多麼的不好。
“賴總,要不我們想辦法把南山特殊鋼廠給收購了?”
“國內現在鋼鐵產能過剩,上面也是支援寶鋼這樣子的大企業兼併一批小企業的。”
“像是南山特殊鋼,總共也就30萬的產能,跟我們比差遠了,完全符合上面兼併政策。”
金太很快的就想到了釜底抽薪的一招。
不過,賴亮卻不是那麼看好,道:“人家的廠子剛剛投產,還沒有碰到什麼困難,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會考慮出售呢?”
“我們去找人家談技術合作還差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