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托馬斯肯定是不會背這麼大的一口鍋的。
“雖然T1500碳纖維的各種效能非常的出色,但是我覺得在實驗室狀態研發出來跟進入到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是兩個概念。”
“按照我們的技術團隊的分析,南山碳纖維在未來三年之內都是不大可能將T1500投入到工業化生產的。”
“甚至是它們的T1200碳纖維,現在應該都是在非常小範圍的進行使用,給我們帶來的威脅是非常小的。”
“我們赫氏最晚在明年之內就會開發出類似於T1200的碳纖維產品,在未來三年內投入到大規模的生產之中。”
“到時候T1200完全可以滿足航空航天領域的各種需求了。”
“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更多的是如何去考慮把T1200碳纖維的各種效能給徹底的利用起來。”
托馬斯的這個說法,自然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畢竟特別高階的碳纖維,不僅成本很昂貴,沒有辦法在飛機上面大規模的使用。
關鍵是人家某方面的效能好了,肯定會有一些方面的效能下降。
這也會影響它在一部分零件上面的運用。
對於這個道理,大衛是理解的,但是不能接受。
“托馬斯,一直以來我們波音都是在使用赫氏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但是其實如果我們想要購買其他廠家的碳纖維材料的話,其實並不是很難。”
“甚至就是華夏那邊南山碳纖維生產的同類產品,在黑市上其實也是可以買到的。”
“我們跟中航在華夏的合資工廠,更是已經被要求考慮使用南山碳纖維的材料了。”
“如果你們一直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我們也是很難一直幫助你們的。”
該施加壓力的時候,大衛是一點都不會手軟。
不把這個壓力傳遞下去,就會導致壓力留在波音這裡。
再說了,他覺得自己說的也沒有錯。
如果南山碳纖維不是華夏的企業,那麼波音現在是絕對已經從對方那邊購買了T1200碳纖維複合材料,並且在一些產品上開始考慮使用了。
偏偏這是自己在海外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的兄弟企業。
波音一直都在想著如何打壓它們呢。
所以輕易不會使用對方的材料和零件。
當然了,他跟托馬斯交流的時候,肯定不會把這個意思表達出來。
哪怕是托馬斯能夠猜測到這一層意思,他也不會承認的。
“大衛,南山碳纖維的發展已經威脅到我們美利堅各行各業的利益。”
“軍工產業是我們在國際上非常有優勢的產業,是不容有失的。”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讓相關部門出面,看看怎麼去打壓南山碳纖維?”
聽大衛用那麼不客氣的語氣跟自己說話,托馬斯也是感受到了壓力。
不過,大衛聽他這麼一說,卻是非常不爽,道:“打壓!又是打壓!我們之前難道沒有用過打壓這一招嗎?”
“可是最終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反倒是把我們的對手逼得更加強大了。”
“要是能夠找到什麼有效的方法,也不需要我們現在去糾結了。”
大衛這麼一說,托馬斯都不知道要怎麼去接茬了。
自己求助波音這邊的想法,看來是要破滅了。
但是被動的一直等下去,也是肯定不行的。
可以說,南山碳纖維那邊的一篇論文,讓許多人都夜不能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