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思宇有點心動。
對他來說,高工資、高福利已經沒有太多的吸引力。
單純的職位也沒有什麼吸引力。
但是成就感這個東西就不一樣了。
他能夠一直堅持不懈的在現在的崗位上鑽研,除了對火箭的熱愛之外,對成就感的追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現在曹陽把一個充滿了成就感的產品擺在了他的眼前。
只要他點頭,就能親自參與這款產品的再研究和生產。
甚至將來還能在這款火箭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研發出更大推力的火箭。
想象一下到時候火箭發射的場面,趙思宇就有點心動了。
“南山半導體的事情,不知道趙總工聽說了沒有?”
曹陽沒有直接回答趙思宇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嘴。
有時候單純的在那裡拍胸脯承諾,並不能讓別人更加相信你。
反而不如拿出一些有說服力的證據出來。
“那是自然,南山半導體的成績我們都是看到了。”
“甚至我們集團還在考慮今後從南山半導體那邊採購一些晶片呢。”
晶片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作為搞實業的趙思宇,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我們南山半導體這幾年已經燒掉了好幾百億人民幣了,目前一分錢的利潤都還沒有。”
“今後預計還會繼續燒掉幾百億人民幣。”
“我們集團對於啟明星科技集團的重視,跟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是一樣的。”
“100億搞不定就200億,200億搞不定就300億,最終我相信一定是可以搞出來的。”
曹陽這話,就像是一記重錘捶打在趙思宇的胸口。
搞航空航天,一定要有足夠的資金,然後才是足夠的人才。
哪怕是航天科技那邊,有時候也是因為資金不夠,很多專案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現在曹陽願意花費鉅額資金燒錢研發大推力可回收火箭,趙思宇覺得自己要忍不住了。
“我現在的崗位是比較敏感的,離職這個事情也不是我自己說了算。”
“這樣吧,我回去跟領導商量一下再給您回覆吧。”
糾結了好一會,趙思宇最終給出了這麼一句話。
對此,曹陽卻已經是非常滿意了。
這話基本上就意味著趙思宇自己已經想要來啟明星了。
那就足夠了。
剩下的事情要是還有阻礙,曹陽完全可以去找部委溝通協調了。
雖然趙思宇的位置比較特別,但是航天科技裡頭其實並不缺一個趙思宇。
走了趙思宇,還有李思宇、王思宇可以升上去,對整體專案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對於啟明星來說,有一個趙思宇這樣子屬於華夏自己的高階專家坐鎮,好處就很多了。
部委既然已經發布了民企進入到航空航天產業的鼓勵政策,那自然是要拿出一點支援的態度出來了。
以南山集團在國內的影響力,挖一個人這樣子的事情,曹陽還是有信心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