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最終發現這條路似乎行不通,所以放棄了。
按照北極熊的判斷,可回收火箭每次的維修保養的成本,比一次性發射火箭的成本都要高。
本來搞可回收火箭的目的就是單純的為了降低單次的發射成本。
如果最終搞出來的東西,不僅沒有降低發射成本,反而讓成本變得更高了,這個玩意自然就沒有前途可言了。
到現在為止,美利堅那邊,乃至是全球各地,都還沒有成功的可回收火箭發射利用的案例。
所以趙思宇猛然聽到曹陽說自己在今年內就要試發射可回收火箭,明年就要利用可回收火箭發射衛星。
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啟明星很牛,而是覺得啟明星好不靠譜。
你南山集團是很厲害,哪怕是拆分成了五個集團,實力也是一樣的強悍。
但是你只是在汽車行業厲害,只是在手機行業厲害,只是在碳纖維和特殊鋼上厲害,只是在數控機床上厲害,只是在……
想到這裡,趙思宇停住了。
似乎南山集團厲害的東西還挺多的?
但是這裡面絕對沒有火箭這個東西吧?
“是的,就是可回收火箭。”
“並且是大推力的可回收火箭。”
“這兩年先研究發射2000噸推力的大型可回收火箭,下一步研究推力超過5000噸的大型可回收火箭。”
曹陽這麼一說,趙星宇的眼神一下就冷了。
這是忽悠傻子呢?
2000噸推力?
5000噸推力?
曹陽懂不懂火箭?
自己搞了一輩子的火箭,到現在為止國內最大推力的火箭都還沒有到2000噸,甚至連2000噸的一半都沒有達到。
結果曹陽一上來就說啟明星要搞2000噸的大推力火箭,還是可回收的那種!
這怎麼可能!
“趙總工,我知道你覺得這個想法完全不靠譜,其實我們公司內部從星辰車隊成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展開可回收火箭的研究了。”
“去年的時候更是大範圍的招募了大量國內國外的技術人員展開相關的技術研究。”
“今年和明年我們也會不設研發人員招募上限,不設研究經費投資上限的去研究可回收火箭。”
“目前的這個圖紙,經過內部的初步驗證,是具備可行性的。”
“而我們能夠實現如此大的推力,是因為我們的的大推力火箭上面,一次性的安裝了多臺大推力發動機。”
曹陽自然能夠從趙思宇的表情上面讀懂對方內心的想法。
不過他倒也沒有生氣。
畢竟越是專業人士,就越是清楚大推力火箭的設計和生產製造有多麼的困難。
國內搞了那麼多年都搞不定的事情,你啟明星一家民企輕輕鬆鬆就搞定了,怎麼可能?
正常人都是不會相信的。
哪怕是你走了不一樣的設計思路。
不過,曹陽的話至少是讓趙思宇放棄了直接走人的想法,而是把眼神轉移到了桌面上的圖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