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最關鍵的主機板現在是聯發科提供的,將來是南山半導體或者南山汽車零部件生產的,質量是沒有問題的。
而手機電池一向是華夏的優勢產業,比亞迪就是靠著這個起家的,幹趴下了不少國際對手。
所以哪怕是山寨廠家是找小的電池廠家購買的手機電池,效能也還是過得去的。
其他螢幕和手機殼之類的,一般也不出了什麼大問題。
最關鍵的是買山寨手機的人往往用個一兩年就換手機了,人家的問題還沒有開始暴露就淘汰了。
所以這幾年山寨手機的發展那麼的快,跟人家的質量口碑還不錯也是有幾分關係的。
而伴隨著網際網路購物變得更加便利,山寨手機在今後幾年其實還是很有市場空間的。
一直要等到小米等其他智慧手機廠家的產能上來了,價格又那麼低,才能把山寨手機在華夏的生存空間給幹趴下。
而到時候,曹陽還有其他的方案去繼續跟這些山寨廠家合作。
很快的,一行人就來到了華強北。
華強北是一條街,裝滿暴富的夢想,也記錄著華夏電子產品橫跨30年的拉扯踉蹌。
80年代,粵北廠搬到深城福田,因為有民族工業強大的願望,因此廠區叫“華強”。
此時發達國家正把加工製造業轉向東南亞,大量被更新換代的電子配件低價流入,拼裝收音機、電視機的產業開篇,為華強北的發展定下了基調。
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華強北,由於城市的高速發展導致地價大漲,華強北大量電子工廠外遷,自此原本為工業區的華強北逐漸轉型為以銷售為主的電子商業街。
而得益於緊鄰港城的地理優勢,華強北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包括手機在內的全國電子產品批發地。
那是一個沒有網際網路電商和三大運營商的枯燥時代,也是一個完全屬於華強北的時代。
在山寨機還沒有大批次出現之前,華強北便是華夏電子產業的核心,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這為以後山寨機的出現提供了完善的手機供應鏈系統。
曹陽等人來華強北,自然不是隨便亂轉,而是在出發的路上就聯絡上了熟悉華強北的人來給大家當“導遊”。
“曹總,這裡的山寨機供應鏈可以劃為三部分。”
曹陽要找深城精通華強北各方面情況的人,肯定是要找內行人。
當然了,以他的關係,幾個電話就搞定了。
現在帶著他轉悠的胡銀剛,就是郭書銀介紹的,據說是他的表弟。
胡銀剛九十年代就開始在華強北耕耘,如今在裡面有七八個櫃檯,也算是人生贏家了。
對於這裡的情況,顯然是很熟悉。
“首先,聯發科是整個供應鏈的最頂層,負責手機晶片的研發。”
“其次,方案提供商對手機軟體和功能進行設計和定義,而依賴於聯發科的交鑰匙方案,整個設計過程異常簡單,然後由於他們擁有軟體設計能力,產業鏈地位僅次於聯發科。”
“最後便是手機整合商們,負責外形設計,無技術無售後,這些廠家就是大家說的山寨廠家。”
“此外,聯發科到手機整合商之間,還有一批元器件供應廠和手機開模廠商,為大家提供液晶螢幕、功率放大器、電池、喇叭、攝像頭等零件。”
胡銀剛一邊說,一邊看著曹陽的反應。
這可是自己平時根本接觸不到的人物,指不定自己人生的轉折點就在近日。
所以他也算是把自己知道的最真實的情況給曹陽進行說明。
這裡的山寨產業能夠發展壯大,絕對是有自己的原因和執行邏輯。
所以曹陽聽的還是挺認真的。
胡銀剛指望曹陽提攜,曹陽也還指望著牛掰的山寨廠家給自己來一個神助攻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