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就是挑釁。
兇手應該是為了避免沾到身上血跡,所以穿了雨衣,殺了人......然後把雨衣一拖,就扔到了錄影廳後門的垃圾桶裡。
他沒想藏,甚至連扔的遠一點都懶著弄,就隨手的往案發現場一丟。
雅子姐沉默著,跟那名警員走到了錄影廳的後身,這裡通向一條小徑,很窄,也很亂,幾個垃圾桶堆在牆邊,撒發著難聞的氣味,看起來是很久都沒有人清理過了,但是因為小巷基本沒有人進過,所以垃圾桶竟然還沒有被堆滿。
在最靠近外側的那個垃圾桶旁,幾名取證組的人已經開始給證物拍照了。
見雅子姐走過來,眾人很識相的讓開了一條路。
人群中,是一件帶血的雨衣,很長,上面零星的一些血跡,想來是割破死者喉嚨時留下的了。
而就在雨衣的旁邊,就是一把刀。
很普通的美工刀,在所有的商店都能買到。
雅子姐看著眼前的這一幕......
“周言?!”
“怎麼了?”
“說說你看到了什麼?”雅子姐問道。
周言明白,這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測驗,所以他很認真的看了看雨衣和美工刀。
“兇手男性,雨衣特意買的大碼,身高在180公分以上。
錄影廳的辦公室內沒有打鬥的痕跡,所以兇手應該和死者很熟悉,或者是兇手孔武有力。
畢竟一個混跡底層的錄影廳老闆看到一個人穿著雨衣走進來,應該是當場就能明白將要發生什麼的,所以兇手必須在幾秒鐘之內製服死者,否則現場不可能那麼整潔。
還有就是兇手對附近的環境很熟悉,他早就想好了撤退的路線,知道小巷沒人經過,也沒有攝像頭。”
雅子姐點了點頭:“嗯,從推理的角度,做到這些也就差不多了。”
周言鬆了口氣,雖然推理說不上多麼完善,但是終歸沒扣分。
不過緊接著......
“男性,35歲以上,公司職員,不過位置屬於領導階層,有一定經濟實力,在平時以寬厚的老好人形象示人,但是內心性格嚴苛,自大自戀,具有輕微潔癖,注重保養,同時還具有懶散,或者特別關注自身形象的淺表個性。
所以咱們現在要找的,是一個為人和善,西裝革履,35歲以上但是鬍子頭髮都打理的很是有型的公司領導,而且這個公司還不能是街邊的小公司,必須是說出來很有面子的那種。”
“嘶......”周言不禁驚訝道:“這些......這些都是怎麼的出來的啊?”
是啊,從頭到尾,兇手都沒有露過面,只是留下了兇器和雨衣,而從現在的取證來看,雅子姐的這些推論都是毫無來由的啊?
雅子姐笑了笑:“這就是推理和側寫的不同......推理必須是建立在可行的證據之上才能夠進行,而側寫......則是建立在資料上的。”
“資料?”
“沒錯,就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在過去的50年裡,所有喜歡虐殺女性的犯人,有80%的童年都有過家暴經歷,那麼在側寫中,就直接可以將目標設定為童年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