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逸這次沒有將這鳳尾姜分成三小份,而是直接把整份的鳳尾姜放到那提煉用的器皿中,在那基礎手法的和那地火的幫助下,呂逸第一次便將這鳳尾姜提煉了出來,而且品質還是非常不錯的。
鳳尾姜的提煉比之前的歸心茯苓提煉還是難上不少的,因為,鳳尾姜比那歸心茯苓容易分解,一旦沒有控制好地火,那鳳尾姜很容易被地火烤糊了 ,所以,這鳳尾姜對火候的掌控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不像那歸心茯苓,可以慢慢控制那地火的溫度逐漸上升,直至完全融化,這段時間,地火的溫度稍微猛一點點,或低上一點點,對歸心茯苓的藥效而言,這種程度的損壞也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鳳尾姜就不一樣,這火候的可控範圍很低,火候一旦掌握不好,對鳳尾姜的藥效來說,卻是很致命的。所以不經過多次的訓練,真的很難將其提煉出來。
不過,這得益於《丹道本源》中的控火功法中控火法訣,之前呂逸確實是沒有接觸過煉丹,但是,經過昨天那幾百上千次的練手,已經可以勉強使用這控火的法訣了,所以,對提煉這種才一階的靈藥而言,還是問題不大的。
••••••
又過了一個時辰,呂逸終於將鍛腑丹的第一份藥材全部提煉完了。此時的呂逸大大的鬆了口氣,這煉丹第一步最終還是成功度過了。接下來便是著手煉這鍛腑丹了。
呂逸小心的將地火引入到半人高煉丹爐中,然後,呂逸便小心翼翼地使用從《丹道本源》上學到的控火訣,控制那地火均勻的分佈在丹爐底部,待這丹爐加熱的差不多的時候,呂逸便將那盛放在器皿中藥材精華,用《丹道本源》中的煉丹手法,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比例,將它們放進丹爐裡面。
呂逸一邊不斷的變換自己的手勢控制著這丹爐裡面的火候,一邊全神貫注的透過丹爐上的那些鏡面窗,觀察著這些藥液精華在丹爐裡面的變化。
待呂逸觀察到這些藥液精華已經開始有了相互融合的趨勢,便不斷的用手打著法訣,引導這些藥液進行融合。
引導藥液進行融合這道工序繁冗而且複雜,稍有不慎,這些藥液精華就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這樣很容易導致後面凝丹的成敗。即使僥倖凝丹成功,這種融合有瑕疵的丹藥,其最終品質也是很低的。所以這個環節是不容些許差錯的。
雖然呂逸現在煉的是一階的丹藥,但是其中所使用到的藥材也有十二種之多,而且沒種藥材的分量又不一樣。因此,呂逸第一次煉這鍛腑丹的難度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呂逸也沒想著第一次煉丹便能成功的將這丹藥煉製出來。
第一次煉丹,難免有些手忙腳亂,最後,呂逸還是在藥液精華融合這一階段,因為一個法訣沒跟上,讓這些已經融合了三分之二的藥液精華潰散了開來。這意味著,第一爐的丹藥,就此煉廢了。
不過,呂逸也不氣餒。經過一番調整之後,讓自己重新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在自己的腦海中不斷的思索,到底是什麼原因,那些藥液精華會在那個時候潰散開來。
首先,自己的手法是沒有問題的,法訣也沒有問題,只是節奏上因為自己第一次煉丹,手法生疏跟不上,但也不至於讓那些藥液精華完全潰散啊。要是找不出問題的所在,就是再多二十份的藥材,也是無法煉製成功的。
於是,呂逸便在自己的識海中,不斷的推演剛才整個煉丹的過程,嘗試找出這次失敗的原因。經過多次的推演之後,呂逸也沒有找出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不過,在心裡倒是隱隱有些懷疑,是不是在提煉歸心茯苓時,沒有一次性提煉,導致那些藥液精華的濃度參差不齊,從而影響了這次煉丹在藥液融合這一環節的成功率?
煉丹是一種精細活,容不得些許差錯,所以呂逸一時也不確定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既然想不明白,也無法透過這次失敗中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幹在這裡瞎想,這丹藥也不會自己煉出來。
由於有之前的經驗,這一次,呂逸提煉藥液精華的效率高多了,而且品質、成色方面也提升了一小截。
這次,呂逸先調整一番自身的狀態,將狀態調整好之後,才重新將地火引入丹爐中。待那地火按照自己的要求均勻的分佈在丹爐底部的時候,接著便按部就班的,將那些藥液精華有條不紊的放進丹爐裡面。
此番的呂逸,仔細的觀察著這藥液在丹爐裡面變化的每一個細節,以期為後面控制藥液融合能起到一些幫助。
又到了藥液融合這一環節,此時的呂逸,一邊用手打著融合的法訣,一邊認真的盯著藥液精華相互融合的變化。此時呂逸整個人的因為精神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自己的靈魂之力隱隱傳來一陣的疲乏之感,不過,這點不適的感覺並沒有影響到呂逸的心境。因為此時又到了剛才失敗的地方,呂逸可是半點也不敢分心。
然而,就在呂逸以為藥液精華已經可以完全融合的時候,那藥液還是像上次一般潰散了開來。只是,這次是一點一點的,慢慢地潰散,而不是像上次那樣,一下子完全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