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幸從三階淵出來之後,數次施展【化妖術】進行逃遁,之後更是直接摘下玉扳指,讓妖極出去接班。
避幸也是清閒了下來,連忙翻找自己的記憶,將他在傳送門中得到的記憶捋順了出來。
不出所料,那段記憶蘊藏的是完整的《百獸經》,只是它不再叫做《百獸經》了,而是《帝妖經》!
《帝妖經》不但擁有《百獸經》的所有篇幅,還多出了一篇經文:《帝妖篇》。
通讀經文之後,避幸這才瞭解到,帝妖本身並不是指某一種妖獸,或者某一個種族。
集百妖之所長為一身即是帝妖。
也就是說一百隻帝妖有一百種形態,姑且可以算是一種煉體法門的終極形態。
而《帝妖篇》就是一種相當詳細的帝妖煉體手冊。
包涵採妖法,接體法,換血法,整骨法等一系列的法門。
而且帝妖還有兩種不同的形成方式,一種就是簡單粗暴的接體法,另一種就是相對複雜高效的換血法。
相比之下各有所長。
接體法就是用採妖法採妖,然後接在自己的身上。
換血法而是直接用採妖法採妖“所長之血”,引入體內之後再對應的地方孕育出這個“所長之處”。
接體法的好處就是可以嫁接更強的肢體,哪怕是六階,也有可能接上八階的肢體,這樣的話,他在同階之中就罕有敵手了,壞處就是需要不停的接體,換上更強的肢體。
而換血法的成效就比接體法差一些,但換血法得到的肢體都是他自己的,不需要頻繁的接體,相比之下,潛力更強。
除了外貌和形態的改變之外,還有徹底改造內在的整骨法和養血法。
整骨法就是改變自己的骨骼形態,以適應這拼湊的軀體。
養血法就是不斷地煉化各種妖獸的血脈之力,將之淬鍊成帝妖血脈。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術法用於錘鍊己身。
最後就是一部適應各種形態帝妖的功法《帝妖蕩天經》。
避幸對此是相當的失望的…
因為他根本不回去修行這個【帝妖篇】。
若是手下有人願意修行的話他會很樂意的將【帝妖經】傳授給他,若是自己修行的話,還是算了吧。
自己的肉身個個強悍無比,根本用不著去修煉這自斷前途的功法!
雖然避幸將其視為自斷前途的功法,但對於他人而言,這絕對是一種恐怖的功法。
避幸決定只修行《百獸經》的原始經文,也就是他最初得到的《百獸經》經文,並準備精研【蟲王篇】、【獸王篇】及【化妖篇】。
避幸踏出三階淵得到了完整的《帝妖經》,欒天若在踏出三階淵之後也是得到了一種功法。
可能是因為避幸傳授給欒天若《百獸經:蟲王篇》的緣故,欒天若在三階淵中擊殺妖獸並沒有得到功法。
同避幸一樣修行《百獸經》,只不過欒天若只修行到了【蟲王篇】,之後在她踏出三階淵的時候得到了一門名為《蟲母天經》的功法。
《蟲母天經》的強力程度與《百獸經:蟲王篇》不分伯仲,但《蟲母天經》更加適合蟲族修行。
不過這部功法暫時只能蒙塵了,原因無他,欒天若離開了三階淵之後又變成了“黑小胖”形態,靈智也被打回了原形。
避幸取出紙筆,開始撰寫《帝妖經》和《蟲母天經》。
他準備將這兩本強橫的功法收錄到藏經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