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趙駿眼裡,卻是最好的下屬。
他需要的就是這樣能幹實事,為黎民百姓謀福祉的官員。
因而即便包拯在朝中遭遇的壓力很大,很多權貴都對他有意見,可趙駿依舊如一根擎天柱般站在他身後,
車窗外依舊是車水馬龍,他們的隊伍徐徐經過內城大街。
“炊餅,剛出爐的炊餅!”
“來一碗香噴噴的餛飩勒,來一碗哦。”
“今天的報紙頭條有點意思啊,一直在譴責西賊這麼多年屢次寇邊的事情,朝廷是不是有什麼動靜?”
“能有什麼動靜?自從收復燕雲之後,朝廷就一直偃旗息鼓,我快氣死了。”
“看長城萬里,蜿蜒峻嶺;黃河九曲,浩蕩東方。五嶽巍峨,三江壯闊,碧海藍天映豔陽。神州地,正繁榮昌盛,百業興旺.”
“好詞,這首《沁園春》當有我強盛大宋的風範。”
街邊的茶攤依舊是人滿為患,很多即便不是讀書人也都會拿著報紙看,看看朝廷最近又有什麼新訊息。
有人在旁側酒樓上高談闊論,或言詩詞,或言時政,就算是街邊的工人都能唱兩曲《浪淘沙》。
各種各樣雜亂的聲音湧來,譜寫一曲開封城的人生百態。
事實上汴梁的識字率其實不算差,由於商業氛圍濃厚,再加上從唐朝開始,印刷術就降低了識字的門檻,因此很多販夫走卒都認字。
再加上朝廷開設的工廠都會成立掃盲班,為工人普及文化。
在這樣的薰陶下,各種詩詞遍地傳唱,趙駿以魯迅為化名抄詞,甚至都跟不上新的詩詞寫作速度。
不僅一些後輩文人冒出頭,甚至就連歷史上從未聽說過的詞人都出現,寫的詩詞非常精彩。
上個月就有名水泥廠的工人寫了首《菩薩蠻》,刊登在汴梁日報上,一時間震驚四座。
由此可見,也許歷史上本來有些人具有寫詩詞的天賦,卻因為家境貧寒讀不起書,最終泯然眾人。
如今這個盛世,衣食無憂,又有免費的讀書機會,自然就有人乘風而起。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才出現。
不僅僅是數理化的科研人才,還有文學家、家、戲曲家、歌唱家等等。
時代造就英雄。
同樣時代也會造就那些曾經平平無奇的普羅大眾。
就好像很多戲曲、、唱曲等藝術形式,本就出自於民間一樣。
馬車車隊自梁門出,西大街亭臺樓閣無數,依舊是人山人海。
偶爾也有嘈雜的聲音,市井當中免不了爭吵乃至打架。
但很快就被開封府在街道處坐班的衙役制止逮捕。
現在汴梁城人口越來越多,城區面積越來越大,外來人口流入讓治安壓力劇增。
這幾年也有黑惡勢力冒頭,卻有迅速被摁下去。
趙駿向來都是對貪官汙吏以及黑惡勢力團伙不曾手軟。
雜草每年都在打,平時看著潤物細無聲,實際上皇城司從未懈怠。
等出了外城,到了城外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內城和外城由於還沒有進行大規模拆遷,平房和木製樓房遍地都是,反倒是外城一棟棟大樓平地而起。
鋼筋水泥鑄造的五六層高樓隨處可見,人來人往,多是底層百姓在其中穿梭。
誰能想到,內城和外城一副封建社會城區模樣加極少量水泥樓區,跟外城接近後世七八十年代的房屋比較,卻是內城和外城的土地更金貴,富人更多呢?
不過這種情況相信持續不了多久。
因為朝廷目前已經在啟動內城和外城改造計劃,即便內城和外城的土地昂貴,都還沒開始房地產化,就已經讓土地價格飆升。
唯一的好訊息是隨著城外擴張,內城和外城的土地價格升值速度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