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咳嗽一聲說道:“還是說說壞訊息吧。”
“壞訊息”
老範過來坐下,把手中的公文扔在桌上,手摸進鐵桌裡烤火說道:“剛才來的路上,遇到進奏院有個新過來的劄子,拿過來瞧瞧,你們猜我看到了什麼?”
“你就不能一次性說完?”
趙駿翻著白眼。
范仲淹笑道:“我看到江浙路司臺上的摺子,說有不少地主正在串聯,打算向朝廷一起抗議新政的事情,江浙路轉運使問我們該怎麼處理。”
“能怎麼處理,彈壓足矣了。”
王曾淡淡地道:“現在全國很多青壯都被吸引,要麼被朝廷招募修葺水渠,要麼開墾荒地,納入官田,些許地主,手下能有多少人?能翻得起什麼風浪?”
“那好,我待會就批個迴文,讓江浙路那邊派人彈壓!”
范仲淹隨口說道。
本來這件事雖然是壞訊息,可也確實不是什麼大事。
起義也需要各種原因的,老百姓要是生活富足安康,有口飯吃,誰會冒著殺頭的風險造反?
所以越是生產力足,人人吃得飽飯的時候,就越不可能出現造反起義的事情發生。
幾年慶曆新政下來,生產力如今大大提升,即便全國各地有災禍,朝廷也有能力第一時間進行賑災,不至於出現餓死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地主雖然握有不少糧食和人口,可也得手底下的人願意跟著他們造反才行啊。
然而就在范仲淹準備批了劄子,這麼進行回應的時候。
趙駿卻眯起眼睛,淡淡地說道:“不!”
“不什麼?”
眾人納悶地看向他。
“不派人彈壓!”
趙駿看向老範道:“這劄子我待會來批。”
“你想幹嘛?”
呂夷簡嗅出了味道,警惕地看向他道:“漢龍,你是不是又有什麼大動作?”
“能有什麼大動作?”
趙駿淡然一笑道:“我只是讓江浙路那邊不去管而已。”
不去管?
眾人皺起眉頭。
這什麼意思?
不去管豈不是鬧得越鬧越大?
等會。
越鬧越大?
所有人的目光向趙駿看齊,若有所思。
漢龍。
還是一如既往地狠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