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斥候確實查探過王士允部。
然而他不敢直接對宋軍出手。
怕走漏任何一個宋軍斥候,等待他的就是宋國指責他撕毀盟約,然後大軍主力直接殺往西夏。
所以就只能進攻蘭州。
說不好王士允部之前沒有大炮,現在又裝備上了呢?
真要這樣,就不知道上哪說理去了。
“就算是如此,那如今蘭州城也有火炮,我們該如何是好?”
費聽沽細說道。
張元正色道:“大王,臣覺得蘭州城其實就只有五千人,最多加上兩千宋軍。我們攻打青塘,宋軍既然主動進攻我們,就屬於宋國撕毀契約,將來宋國責問,理也站在我們這邊,無需擔心。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找到破城之法。”
“你有什麼主意嗎?”
李元昊問道。
“臣今天看了一下,他們是在蘭州城南面的山上往西打,我們從西往東進攻自然在他們射程範圍,但如果我們從北往南進攻呢?”
張元說道。
“哦?”
李元昊稍稍思量,頓時大喜道:“還是軍師有才智,如今新敗,士氣低落,待休整一日,便從北城進攻。”
“那為什麼我們不進攻那山,把山上的大炮打下來?”
有人問道。
張元耐心解釋道:“山勢陡峭,我們逆行攻山,人家在山上往下放炮,我們會吃大虧,因而只需要從北往南攻,他們的火炮就無用武之地。”
古代蘭州城並非在黃河邊,而是在距離黃河大概十多里的皋蘭山腳下,生活飲用水靠阿幹河,也就是後世蘭州的雷壇河。
所以如果由北往南進攻的話,蘭州並沒有黃河天險,北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區,非常好打。
西夏軍從西面進攻,處於南面的皋蘭山火炮就不需要越過蘭州城,直接從西北面的曠野上飛過去,打到他們陣地。
可若是從北往南打,那麼炮彈就要越過蘭州城的上空,不僅可能會誤傷到蘭州城,而且距離更遠。
從蘭州到皋蘭山數里,蘭州城南北數里,再加上西夏軍必然是在數里外開跑。
林林總總加起來,怕是得有二十多里路。
宋軍的火炮再厲害,總不能射出二十多里地吧。
因而從北往南進攻,確實更好打。
眾人算是聽明白了,當下李元昊就確定先休整一下,後天就對蘭州發動總攻。
而就在西夏軍分析情況的時候,宋軍這邊也在分析。
蘭州城內,王士允和安子羅商議對策。
“援軍何時才能到?”
安子羅焦慮問道。
“蘭州到軍寨得有二百餘里,不過沿途都有我們的烽火臺,我們早就點燃了烽火,想來最遲後日就能到。”
王士允回答道。
歷史上神宗時期,慢慢吞併青塘政權,在邊境修築大量堡壘。
但此時還沒有,最近的也只有古渭寨,離蘭州三百餘里。
不過范仲淹採取了趙駿的建議,在邊境大量修築烽火臺,迅速傳遞訊息。
這玩意兒可比騎馬傳信快得多,幾乎這邊戰事剛剛開打,王士允就讓人點燃了烽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