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皇帝沉迷網路,常務副皇帝在旅遊。
政制院加班加點幹活,西北主管軍政的大員在改革軍事。
然後百姓的處境並未有太大改善,國庫虧損,冗軍、冗官、冗費問題依舊嚴重。
這就是大宋目前現狀。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趙駿真正執掌大權是在去年九月份。
他對大宋基本情況都還沒有徹底瞭解,以前都是從史書來看,難免有失偏頗。
所以現在必須要腳踏實地,深入基層,徹底瞭解大宋的基本情況。
只是從目前瞭解一系列的情況來看,確實是有失偏頗了。
嗯。
大宋的問題比史書記載的還要嚴重。
這就不單單是殺幾個貪官汙吏能解決的問題,可能搞不好連皇帝都得打一頓才能徹底改革。
但總體來說,只要趙駿繼續執掌大權,繼續走下去,還是很有希望。
因為大宋高層現在的溝通成本非常低,不像以前的大宋,互相之間勾心鬥角,互相掣肘扯後腿,使得一事無成。
並且在很多事情上,他們之間也多了幾分信任,少了幾分猜忌,比如范仲淹掌握大權。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趙駿的出現挑明瞭很多事情。
不管後世還是古代,為什麼一旦掌權之後,都喜歡任人唯親,把親戚安排進去,如公司、官場、企業,乃至於村裡的狗都搞個職位?
就在於和親戚之間交流,就沒那麼多顧慮。
設想如果一個外人在你手底下,說話要客客氣氣,而且每一句話都要想來想去,瞻前顧後,生怕哪句話表達錯了,讓手底下的人想多,從而衍生出不必要的麻煩來。
為此上位者常常需要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包裹了不知道多少層語言來偽裝,說起話來要含糊其辭,不能說得太真太細,一個個當起了謎語人。
所以古代官場上就有揣摩上意的說法,到明朝就是典範,嘉靖老謎語人了,因而嚴嵩、徐玠都要成為揣摩上意的高手。
而親人之間說話就比較隨意了,可以說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甚至兄弟父子之間吵架都無所謂。
表面上看起來他們之間說話隨意,實際上說明親人之間更徹底、更自然地交流思想,進而更有利於開展工作。
更重要的是,親人之間有更深的利益同盟關係,當集團面臨危機的時候,外人很有可能跳槽以求自保。
而家人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因為他們往往退無可退。
因此任人唯親以及後世所謂家族企業的深層次邏輯,其實還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進行深層次利益捆綁,從而防止背叛的發生。
不過唯一不能套這個邏輯的人,就是皇帝。
皇帝不能信任親人,是因為親人可能會背叛皇帝。
就像趙匡胤如此信任親弟弟,結果最後被趙光義篡了位一樣。
但現在不同。
趙駿出現劇透了很多事情,導致三相三參,晏殊以及范仲淹他們跟皇帝之間,少了原來的那層隔閡,多了說話沒那麼多顧忌的坦誠。
因為他們有了一個共同要遵守的秘密,同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有了一個深層次的利益同盟關係。
再加上趙駿劇透了很多事情,導致他們之間產生了一系列的利益糾葛。
所以他們之間說話也坦誠許多。
這種溝通方式顯然會極大增加工作效率,包括范仲淹去西北,也不會被各種掣肘,擁有更大的權力。
那麼就在宋國上層最高權力機構的人成為利益同盟,共同構建未來的時候,此時的西夏和遼國上層權力機構,又是什麼樣的呢?
這個時候西夏李元昊尚未稱帝,他前年才處決了親舅舅衛慕一族,親母衛慕雙羊,妻子衛慕皇后,以及衛慕皇后給他生下的親兒子,未來他還會殺兒子和殺老婆搶兒媳。
相比之下,只是把母親囚禁起來,降第一任皇后為貴妃的遼興宗耶律宗真都算是個大孝子,好丈夫,好父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