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說你都準備了,我還急什麼。”
“自作多情!”張怡莫名其妙的鄙視了長久一下,“你又和人家沒‘交’情,這麼著急想幹什麼?”
“額……”
下面的節目也就按程式進行了,長久對這些不擅長,只是跟著葛洛夫到處‘亂’晃,還取得了不少重量級人物的簽名。
雖說被索取簽名的人都是一臉的詫異,完全沒有想到還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是無一不是十分的給面子,有的甚至還特地寫了一些語言,字型美觀‘花’哨。
當然,葛洛夫也被敲詐了一筆,讓他哭笑不得,完全不明白長久這麼個惡趣味從何而來。
其他人對這個小夥子本不在意,都以為是哪個富家子弟仰慕自己才做出如此舉動,直到葛洛夫一介紹這是VS的掌‘門’人,這才大吃一驚。
這時的VS雖不是第一大的軟體公司,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卻是潛力無量,那些什麼王安公司之類所說依然霸佔著頭名,但是瞎子也看得出已是帝國末日,再起不能了。
相反vs公司幾乎所有的產品都異常的賺錢,業內公認的殺手級軟體幾乎全部都是出自vs之手,偏偏還真沒幾個人認識長久這個幕後黑手,今日一見,無不堅定了等vs上市之後搶購其股票的決心。
不過長久同樣也有點搞不明白,今天的酒會讓他覺察了有些不同,似乎和自己的記憶有些出入。
原來長久以為英特爾的發展一帆風順,從來都是步步搶佔先機,沒有給任何競爭對手機會。
到了這個時空,卻發覺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就拿現在來講,英特爾似乎遇到了非常棘手的問題,連葛洛夫這種意志堅定的偏執狂的眉間都隱藏著淡淡的憂慮,在這種***的‘交’流場合居然出奇的沒什麼發言。
綜合取得的各種情報,略一思索,長久有點明白了。原來所謂的八十年代中期,是資訊科技爆炸式發展的年代,長久所熟知的新生代並沒有佔得主動地位,相反現在的市場上依然是那些老牌公司在叱詫風雲。
比如現在最最流行的處理器架構是cisc,但是代表公司卻是摩托羅拉,擁有著比英特爾更加高超的製作工藝,經典產品68000數年不敗,已經成了高檔處理器的象徵,更有新產品68010、68020。
至於小型機領域,DEC同樣未逢敵手,VAX現在毫無疑問的成了市場標準。至於高‘性’能計算機領域,高檔的有CRAY公司,普及型的則是IBM,猶如鐵板一塊,別家想打入其中簡直難如登天。
而正是pc的出現使得微軟、蘋果、英特爾、vs這些新興的公司嶄‘露’頭角,這些年頗是賺了一筆,但是同那些老牌公司悶聲發大財相比,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說句不好聽的,他們在苦苦掙扎,只為了一個模糊不清的未來。
參加了這種高階別的‘交’流會,長久方才感覺到業內人士的‘迷’茫,一種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cisc現在雖說如日中天,但是研究沒有任何進展,所有的技術都沒有脫離當初發展的窠臼,說白了就是在吃老本。
而那些risc研究的成功特別是帕特森的死力宣傳,人們也慢慢的接受了risc架構是未來架構的觀點。別看那些摩托羅拉的人把risc貶的如同垃圾一樣,其實以長久所知,他們同樣對cisc的前景充滿憂慮,因為經典產品68000是其巔峰之作,之所以‘性’能同其他複雜架構處理器相比高的不是一個數量級,其底層原因就是它是一顆使用了硬連線的處理器,沒有使用cisc流行的微碼架構,提升了執行速度。
不過這也是絕唱了,畢竟68000的整合規模太大了,繼續使用硬連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不得不在下一代產品68010上放棄了這個設計,因此其‘性’能也就回歸了正常的水平。
至於risc架構真正產品的橫空出世,讓業內爭論再起,大多觀望,真正支援的都是那些沒有任何負擔的新公司。
因為之前公司所有的產品都是基於複雜架構,有的甚至發展到了數代,貿貿然的轉入‘精’簡架構代價太大——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軟體市場就得放棄。
沒有一個強力的領導者,這才有了現在‘混’‘亂’不堪的市場,摩托羅拉、英特爾之流都不敢把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各自都有risc的研究計劃。
本來IBM的pc甚有可能一統天下,IBM有這個資格並且同樣已經有所成就。本來這是好事,但是IBM卻在這個關鍵時刻發言表態,我不玩了,我要自己一個人米西。
於是‘混’戰再起,人人朝不保夕,英特爾又在青黃不接,386處理器只是設計完畢,保守估計也得86年才能量產,而有能力的長久卻因為架構不同只能乾瞪眼,重點放在了歐洲市場同亞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