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吳奇說的,他內心也是理解的,河道旁邊,無論是土質或是地下水質量,那都要比別的地方好太多。
“這裡以前可都是胡楊樹,一到秋天,可漂亮了,拿了專案資金跑的人可恨,這些非法開墾土地的人更可恨。”
河流裡面全是死水,連一個小溪流都匯聚不起來,基本流動都做不到,甚至還不如一個水渠。
所謂的開墾土地,並不是說將沙漠圍起來種植農作物,而是將這些有樹林的地方,樹木推倒,埋到地底,然後種植,前幾年地力很肥,能帶來很高的產量。
給鍾狄分配的這一塊,要比其它地方好些,起碼還能看見一些活著的樹木。
按理說,就在河道旁邊,無論怎麼樣樹都不會死到這個地步,但這個的前提是,樹木完全成活,並且生長出強壯根系。
倆人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著,走完了劃分給鍾狄的這一塊地,腿都走酸了。
六百畝地,面積真的不算小,一圈走下來,鍾狄腿都有點酸,走這種路跟一般的柏油路可不一樣。
這可是乾乾的沙土,腳底受力也好,時高時低也好,都是很消磨腿力的。
一直到七點多的時候,才將整片地巡視完,倆人才踏上歸程。
其實本來用不了這麼長時間的,主要還是因為吳奇跟鍾狄倆人聊天,吳奇給了很多實際性的建議,鍾狄也說了很多想法。
吳奇給的建議就是種植香梨,這在庫倫市周邊,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產業鏈,生產出來的果品,也很好銷售,深加工這一塊也不錯。
但是鍾狄卻不這麼想,如果說在香梨這個枯枝病出來之前,鍾狄或許還會這麼做,但出來之後,就不這麼想了。
且不說沙車縣種植的香梨品質本身就不如庫倫市,僅僅是這個病,就不能選擇這個,好不容易把樹養大,結果一場病就完蛋,多蛋疼。
雖然他能看見植物行為資訊,也有著大殺器,但這不代表萬無一失。
更何況,一個地區,怎麼可能只有一種果樹,正是因為香梨覆蓋了庫倫市周邊大部分果園,才導致這種細菌性病害肆虐,控制不住。
而且出現後,對當地經濟打擊不小,完全就像是被抓住命脈一般。
其實正常的良性發展應該是百果飄香,這種模式雖然不能成為一種大型的產業鏈,但卻能很好的抵抗各種衝擊。
物種的多樣性本就是自然發展規律,非要去統一物種,在鍾狄看來,這是捨本逐末,完全不能起到可持續發展的狀況。
剛好趁著這個機會,發展一些別的林果,六百畝的面積,足以形成一個不錯的規模了,再聯合附近一些其他人,何嘗不能嘗試做一個新的產業鏈。
在鍾狄這,物種多樣性,才是正解,對生態也是最有利的。
將近八點的時候,吳奇把鍾狄放在果園後就離開了,仔細一想,好傢伙,等吳奇回去,剛好八點,正好下班。
吳奇這時間算的準啊,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摸魚?相較於辦公室坐一下午,辦各種事情,還是在外面走走逛逛要舒服的多。
之前承包土地後,說實話,鍾狄的腦袋一直都是空白的,準確的說,就是不知道怎麼幹,今天下午看完,腦袋裡的思路算是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