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把這些人的俸祿再降低些,那其餘各國,估計還是十分樂意去接收這些人的。
而把他們的一些壯年勞動力,介紹到外面去工作,還能抑制他們的生育率。
比如說,讓他們兩三年,才能回家一次。
那這生育率,就會進一步得到延緩。
過個二十年,至少就能少生一到兩代的後代。
經過眾人一番商議過後,一些急需勞動力的地方,便開始計算自己可以接收的人口的數量。
然而……
即便如此,也不能說是完全解決了索蘭吉的問題。
畢竟像是這種用工所需要的人口,總的來說,還是規模比較少的。
交趾這邊,倒是提議,可以拿出一部分的人口,去充當僱傭兵。
因為像是他們交趾,就經常跟叢林裡的一些部落這樣打。
而如果是戰死了,那就更加不需要擔心人口過多的問題了。
這不得不說,的確也是一個辦法。
另外……
不是還有一個南美洲麼?
現在他們開發的,也只有北美洲而已。
南美洲其實也可以拿來開荒種地。
索蘭吉為何不去嘗試到南美洲去種地?
雖說熱帶雨林確實不太適合人類生存,很危險。
然而……
不就是因為危險,所以才讓印度人去做。
這些……
只能說也算是一種出路。
像是這樣的發展會議,各國在三佛齊都有常駐的機構,每個機構的人數,可能在十多,到數十人不等。
小的會議,每年都會開至少一次。
大的,則每四年開一次。
各國之間,透過這樣的會議,互通有無。
乃至於平常各國內部,發生了什麼戰事,也都會在發展會議上,進行通報。
當然!
像是這樣的會議,也不是一直都這麼一番通順的。
比如說,好不容易才培養出來的代言人,突然死了。
原來的太子病逝,不得不啟用第二個人。
或者是該國內部,出現政鬥,太子被廢黜,其他皇子逼父退位。
這些都會影響到這個會議的成員的完整性。
這數十年來,可能時間還短吧,所以變動得,倒也還不算是很大。
可隨著時間一點點地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