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宋軍火槍、火炮的威力,腓特烈一世並沒有將自己手底下的軍隊直接佈置在荒郊野外。
而即便是臨時需要把士兵佈置在荒郊野外,也是儘可能地跟宋軍這邊拉開一定的距離,以防止宋軍的火槍、火炮在短時間內,便可以向他們發起攻擊。
篝火旁……
“從今日的戰況看來,我們絲毫討不到任何的好處。”
“敵人的騎兵與我們的騎兵,幾乎是旗鼓相當。”
“甚至,他們的鎧甲,比我們的鎧甲,還要好上許多。”
“至少從表面上看上去,他們才更像是精銳。”
然後另外一人也是道:“如果我們投入步兵,那這些步兵一定會成為我們的累贅,現如今騎兵也不太佔優勢,這場仗怕是難打了。”
說話的兩人,正是匈牙利的國王拉斯洛二世,跟波蘭的大公梅什科三世。
而對於波蘭大公梅什科三世而言。
如果不是考慮到整個歐洲都快要沒了的背景,相信,這一次波蘭都不可能有空來打這一仗。
甚至於可以這麼說,此時雖說已經來到了戰場之上,可梅什科三世對於這一場仗,還是想著,能不打,就儘可能地不要去打。
畢竟……
要是自己的人真的死光了,那就算是守住了整個歐洲,對他而言,又有什麼好處呢?
只是,當神聖羅馬帝國跟匈牙利都已經是加入到了戰鬥,你要是不加入的話,那說不定自己就會成為這兩家的敵人,這才不得不硬著頭皮加入而已。
自然!
在加入之前,他肯定也聽聞過那些火槍、火炮的威力。
不過……
也是有一說一,他總感覺,這些人把那些火槍、火炮,都有點吹過頭了。
他根本不太相信,這世上真的會有那樣的武器。
如果真的有那樣的武器,那這武器也太邪惡了吧?
腓特烈一世,也在想著今天白天的戰況,確實!
他們光只出動騎兵,那也無濟於事。
但他們還有一些優勢。
便道:“我們對匈牙利王國的地形熟,對方步兵,以及那些火槍、火炮需要發揮出優勢,就必須打陣地戰。”
“而我們必須要避免與他們打陣地戰。”
“因此……我以為,我們應該把我們的騎兵,都分成多批出去,看看能不能繞到敵人的身後。”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直接在戰場之上擊敗對方了。”
“就算不能擊敗對方,如果能俘虜對方一些工匠以及士兵,得知一些那些火槍、火炮的製作方法,那也是好的。”
“同時……對方的目的肯定是我們身後的城池,或者是我們的人。”
“而匈牙利王國的土地是如此地寬闊,我們可以儘可能地,拖延他們向前進軍的速度。”
“要在運動中,伺機尋找對方的破綻。”
腓特烈說得簡單。
可你又不是天上有衛星,能夠時刻監視敵人的一舉一動。
在平原上,超過兩公里,基本上就不可能以肉眼看到對方的情況下,你怎麼判斷敵人一定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