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君士坦丁堡後,西邊往往便很少有那種特別大的城池了。
倒是多出了很多隻有幾百人的堡壘。
這些堡壘往往建在山上,就跟中原地區的一些塢堡一樣。
要想一個個地啃下這些塢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有黎元軍協助,也不見得說是十分地輕鬆。
當然,也有一些塢堡被擴建得很大。
然後慢慢地,就有了城池的樣子,然而他們也問過了一些當地人。
像是這樣的城池,人口往往也不會太多。
能有兩三萬人,那都算是很大了。
而能達到十萬人以上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然而這些城池最大的優點就是雖說分佈得很散,但確實是很多。
這都是因為分封制所導致的。
只能說……
趙昕這種辦法,既解決了士兵士氣以及作戰積極性的問題,也解決了士兵屠殺平民的慘劇,甚至,還讓塞爾柱人的後代、還有穆斯林以及花剌子模、東西喀喇汗國的後代,都成為帝國之盾。
這簡直是一石三鳥!
關鍵!
有了土地,士兵就不會思鄉。
當然了!
對自己的嫡系部隊,遼國騎兵,阻卜部、烏古敵烈部這些,肯定也有田地、奴僕的賞賜。
反正……
接下來的意思就是很明顯。
君士坦丁堡往西的土地,誰打到了,誰立功了,就賞賜給誰。
也是直到這一年的十二月。
這羅馬人民的國王,康拉德三世,以及西羅馬教皇英諾森二世,這才帶著軍隊姍姍來遲。
這一次……
就連英諾森二世也來了。
沒辦法!
畢竟是君士坦丁堡陷落這樣的大事,他不可能不出面。
此次兩人一共帶了五萬人。
當韓世忠、岳飛打聽到了對方的訊息後,立馬也是有了反應。
緊接著……
利用騎兵,充分地發揮出機動力的優勢,把正在行軍,在透過山谷之時,收尾不能相顧的兩人打了一個大敗。
講道理!
這兩人的實力,感覺還不如君士坦丁堡裡面的路易七世,還有約翰二世。
不過路易七世的人,還有約翰二世的人,都是明知道自己已經進入到生死的邊緣,當然能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