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臺跟文官們希望裁軍,而這西北的軍頭頭們,則是以為,現如今人人都習了刀弓。
若是把他們給放回去,說不定會在地方上作亂。
說白了,若是真的裁軍了,他們也就不好繼續吃兵血了。
但大宋的軍頭頭們,論話語權,還是敵不過文官的。
這不!
在朝裡所有言官,以及文官都同意的情況下,軍頭頭們也只能是被迫接受裁軍。
首先裁掉的,是西北的四萬當初沒怎麼經過挑選,就直接拉去打仗的。
有的人可能都五十歲了,你還讓他戍守邊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裁軍訊息一出,西北的軍中士卒頓時歡呼雀躍。
畢竟真正喜歡打仗的,還是極少數的人。
緊接著……
除了西北,在河北地區,也擬裁軍四萬。
裁軍的過程,自然是充滿爭辯的。
有的人會擔心,這樣把人給裁了,萬一敵國又打過來了怎麼辦?
還有就是,這些人若是沒了軍餉以維生,以後萬一沒有了生計,會不會鋌而走險?
而文彥博也不愧是一個有擔當的人,表示若是那樣,他親自帶兵去平叛。
一切責任他擔!
這可比那些嘴炮要強多了。
就算是范仲淹,都不敢說責任他全擔吧?
當然!
文彥博到底有沒有承擔這責任的資格,那另說。
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說,趙昕對這文彥博,還是挺有好感的。
如果他做事,能夠再顧全大局一些,聰明一些,那就更好了。
感覺……
對方有點雷厲風行。
而為了配合好裁軍,趙昕也不得不把自己的黎元軍給先調回來。
歐陽修等人回來後,自然也給趙昕帶來了訊息。
說是某某州,某某縣,有官員欺壓百姓,勾結商人……
趙昕便跟對方道:“你直接上疏彈劾。”
歐陽修:“是!”
豫王殿下這話讓歐陽修覺得,其實有時候,豫王殿下也不是那麼不近人情,不讓他們說話。
緊接著趙昕又道:“用你的名義,別用我的。”
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