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20152016賽季的英超冠軍,最終花落萊斯特城這樣一支立足於防守反擊戰術的隊伍。我們似乎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足球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反擊為王,速度最強的時代!
本賽季歐冠聯賽和西甲聯賽的控球率和傳球成功率榜單,皇馬控球率都遠遠低於死敵。
從控球率來看皇家馬德里在歐冠聯賽中僅有52.5%,比最高的拜仁慕尼黑低了差不多10個百分點,比巴薩也低了8個百分點。
在參加歐冠的所有隊伍中,僅僅只能排在第9位。
甚至在傳球成功率榜單上,也落後於拜仁慕尼黑和巴薩。
如果我們將視野轉移到西甲賽場,依然會驚訝地發現,坐擁傳說中最佳中場克洛斯、莫德里奇、科瓦西奇、J羅、伊斯科,白然等技術流大師的皇家馬德里,他們的控球率也僅有55.3%,排在西甲聯賽中的第4位,甚至連傳球成功率也依然落後於被吐槽是10年來“最糙”的巴薩。
那麼,皇馬是如何打出他們的速度的呢?
已經32歲的C羅,還能比23歲的時候跑的更快嗎?
進攻速度在於出球節奏,傳球總比帶球快。
就跑動來說,眼下的皇馬並不算是那種“瘋跑”的隊伍。
那麼皇馬是如何來展示他們的速度的呢?
坐擁著技術能力最強的中場線,皇馬的戰術並不是象當年巴薩那樣講究控制和節奏的掌控。
他們採用的是更多地長傳和分邊的踢法,透過傳中來威脅對手的禁區。(本屆歐冠聯賽資料分析,皇馬在長傳、傳中和射門資料上數一數二)
可以看到的是,本屆歐冠聯賽資料統計顯示,皇馬在場均長傳上跟拜仁並列淘汰賽隊伍的第一位,場均傳中僅次於拜仁慕尼黑排在第二,這樣的資料最終帶出了皇馬射門第一的結果(長傳和傳中同樣多的拜仁射門榜排在第二)。
而在巴薩這一邊,他們場均射門僅有13.1次,哪怕在場均過人方面,每場14次的資料比之皇馬要多出2次,但似乎並無太大的幫助。
(皇馬和巴薩進攻戰術板,兩種不一樣的進攻戰術:皇馬走邊,巴薩中間)
如果從戰術角度來分析,巴薩的進攻需要更多人數的前壓。
他們往往將對手的陣型完全壓回30米區域,從而需要在禁區之前完成角力和破防。進攻發起的主幹道是要建立起布斯克茨——梅西——蘇亞雷斯這條中軸線,但由於缺乏邊路速度球員,而不得不將極有威脅的內馬爾拉開到邊路。
整體前壓的隊形更加容易遭遇反擊,因此巴薩在進攻不利的比賽中,本賽季多次遭遇“慘案”。
反觀皇馬這一邊,他們的進攻線路其實更簡單一些。
透過中場的技術球員更多地採取分邊和轉移。
中場球員的站位甚至會靠後一些,從而吸引出對手防線。邊路球員拿球后就會尋求傳中或者更直接地方式把皮球送入禁區,尋求C羅搶點和衝擊的機會。
由於C羅擁有極好的空間洞察和衝擊能力,使得隊形相對靠後的皇馬中場可以擁有更好的區域性人數和密度優勢。
這樣一來,時而使用451陣型的皇馬,相比於433的巴薩,在中場人數上的優勢就非常明顯,更加顯得皇馬的中場要優秀的多。
綠葉配紅花,才是真的美。
對於巴薩來說,由於克魯伊夫奠定下的足球理念,他們的優勢必然是集中在自己的中路。
但是事實上,過去多年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一支完美的巴薩同樣離不開優秀的邊路球員。
阿爾維斯的老去和離開,梅西開始向中路的移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巴薩的進攻質量。
但是,他們依然可以透過梅西、布斯克茨、伊涅斯塔這樣的中路強點集中控球來建立優勢,在本賽季聯賽兩場對戰皇馬的比賽中,都取得了進攻和控場上的領先。
由此可見,巴薩的問題並不是說球隊的核心球員弱於皇馬,恰恰是他們擁有了太多的“核心球員”。
在尤文圖斯大放異彩的阿爾維斯,如果留在巴薩,他就是一個“綠葉”球員,需要承擔很重的防守任務,而這恰恰是他這個年紀已經無法承受的工作。
所以,當巴薩球迷在抱怨,自己的球隊放棄了一名優秀球員的時候,或許應該思考一下,巴薩是不是保留了太多的“核心”呢?
對於巴薩來說,他們眼下最缺的其實是優秀的“綠葉”球員,尤其是保持著良好“綠葉”心態的球員。
因為對於巴薩來說,無論是昔日的哈白布,還是之後的蘇亞雷斯、內馬爾,他們的成功,更多是建立在明確以梅西為核心的團隊戰術基礎上。
我們可以清楚地想起,2010年一個不融入的伊布拉希莫維奇也能壞了“夢三”的一鍋高湯。
因此當蘇亞雷斯跑動下降,拉基蒂奇稍有懈怠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巴薩有著太多的好球員,但他們卻無法給予隊友足夠的保護和幫助。伊涅斯塔、布斯克茨、蘇亞雷斯、內馬爾都可以以核心球員自居,這對於一個團隊來說,其實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