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劉芳亮率領的數千騎兵,正在同明軍的騎兵激戰。
很明顯,水淹城南大營影響了闖軍計程車氣,再加上他們本來也不是明軍騎兵的對手。
只見闖軍倒下的騎兵越來越多,馬上就要堅持不住了。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領兵之人居然是大同總兵王樸同宣大總督梁廷棟!
王樸兵敗之後原本想回到大同,卻不料大同明軍已經投降了李獻忠,此時他正好遇到了從直隸退到山西的袁崇煥部。
此時袁崇煥手中還有2萬精銳的明軍,於是他說服了王樸同他一起去太原。
在他們南下的過程中又碰到了同樣敗退的梁廷棟部。
這樣一來袁崇煥手中就有26000人了,除了自己的2萬步兵還有6千騎兵。
不過要面對三十萬大順軍,這點兵力還是不夠看,他們只能在太原北面的忻州等待機會。
發現賊寇準備再次水淹太原之後,袁崇煥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於是他們趁著大順軍不備,一舉佔領了堤壩,然後趁著引水渠尚未完工,便直接扒開了堤壩。
然後他們趁著城南被洪水肆虐之際,趕緊發兵來攻城北。
當崇禎發現是袁崇煥的大軍來到了太原之後,他更加堅信,袁崇煥就是自己夢中的于謙所說的拯救大明之人。
城北的大順軍人數並不少,足有5萬之眾。
但騎兵卻不多,至多隻有五千人。
雙方都很明白勝負的關鍵其實還是看騎兵,只要自己的騎兵能夠擊敗對方,接下來便能輕鬆的碾壓對方的步兵。
很顯然宣大的騎兵更勝一籌!
在逐漸擊潰順軍的騎兵之後,他們開始衝擊賊寇的步兵了。
無論是王樸還是梁廷棟其實心裡都憋著一口氣,之前他們中了賊寇的奸計。
只見明軍的騎兵猶如數道鋒利的長矛不斷擊穿闖軍的步陣。
騎兵所過之處,大順的步兵被不斷地斬殺。
而此時袁崇煥的兩萬步軍也壓了上來,順軍眼看就要崩潰了。
就在這個時候,賊寇的一支騎兵趕了過來。
領兵的將領正是“一隻虎”李過。
不過由於大順軍的主力都在城南,此時正在大水中掙扎,根本就不可能北上支援。
所以李過也僅僅只是帶來了5000騎兵。
看到自己的援軍到來,原本已經快要崩潰的順軍又來了精神。
再加上明軍的騎兵此時已經抽身去迎戰李過的騎兵了,他們的壓力頓時小了不少。
竟然又在隱隱之中,同袁崇煥的步軍僵持住了!
楊嗣昌一看情況,知道機會來了。
於是他主動請戰,率領太原城內的三千騎兵殺了出去。
順軍沒有想到太原的明軍也殺了出來,突然遭遇到前後夾擊,他們瞬間就崩潰了,拔腿就跑。
不過楊嗣昌此刻並沒有過多的被這些敗兵糾纏,他趕緊率領騎兵去夾擊李過。
李過原本就不佔優勢,此時見到大勢已去,他也無心再戰。
趁著楊嗣昌的騎兵還沒有過來合圍,他趕緊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