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自成率軍從信陽北上汝寧府城之時,突然路邊有一會書生打扮的人。
只聽他高聲唱到:“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眾人聽聞後皆嘖嘖稱奇。
尤其是那句“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非常適合作為義軍的口號。
畢竟老百姓沒啥文化,“鈞田免糧”之類的不如這種大白話朗朗上口。
很快李自成就把那書喊了過來。
那書生說道:“小生李巖河南開封府杞縣人,天啟丁卯年舉人。”
“家父李精白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不過由於結交魏忠賢,已於崇禎元年被削職為民了!’
“小生本次前來,是來投奔闖王的!”
李自成目前手下的大將有劉宗敏、李過、高傑等人,不過還沒有啥文人投靠,只有一些秀才作為文書。
軍師種光道雖然足智多謀,卻是地地道道的陝北農民。
當然人家祖上是大宋的將門種家,精通兵法也還說的過去。
闖王李自成說道:“李巖兄弟既然是士紳子弟,又是舉人想必家中資產頗豐?”
李巖說道:“我李家是杞縣當地屬數得上的豪門,在義軍的政策下,乃是必殺之列!”
“李某也不隱瞞,我之所以投靠闖王乃是因為《鈞田策》,不知道這是出自哪位高人的手筆?”
種光道心裡苦笑一聲,這自然是出自遼國公這位高人之手,不過目前他也只有無恥的冒領了。
於是李自成將種光道介紹給了李巖。
李巖施了一禮說道:“小生雖然出自官宦之家,但我也自幼習武,君子六藝皆通,常以家財接濟鄉里,結交江湖上的朋友。我本人其實是主張鈞田的,我願意說服家父以家產資助闖王成就一番大業。”
李巖性格豪爽,很對李自成等人的脾氣。
在李巖的建議下,義軍改變了此前對士紳一律皆殺的政策,若是願意投效義軍並捐出大量家產計程車紳,他們也可以接納。
李自成的義軍在《鈞田策》的刺激下,也如同滾雪球一般的壯大起來。
僅僅3個月的時間已經佔領了汝寧、南陽、汝州這二府一州,並攻入了河南府。
由於朝廷的橫徵暴斂,百姓早就過不下去了,於是紛紛跟著闖王造反。
李自成手下的義軍也發展到了三十萬人的規模。
此時傳來了張獻忠在襄陽稱帝的訊息。
而且張獻忠有意讓李自成同他一起稱帝。
於是李自成詢問眾人的意見。
劉宗敏、李過這些武將自然是主張李自成稱帝,他張獻忠都稱帝了,李自成自然也應當稱帝。
不過李巖同種光道卻提出了反對。
種光道反對是因為目前義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沒有根基之地。
張獻忠好歹還有一個襄陽可以作為自己的根基,但目前義軍的汝寧同南陽都不合適。
至少也要攻下了洛陽或者西安,再考慮稱帝。
李巖反對則是更實際,他問道:“朝廷是先征討大西帝張獻忠還是闖王李自成?”
“如果闖王也稱帝,那麼我們的地盤在張獻忠的北面,朝廷自然是集中兵力先剿滅我們,然後才能南下消滅張獻忠。闖王雖然稱帝了,其實是被張獻忠當成了擋箭牌。”
於是李自成決定先不稱帝,繼續使用闖王的名號。
而且集中兵力北上,佔領河南府,攻取洛陽、西安!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援!
感謝書友“20170930214313029”、“愛的暖通技術員”、“150814012415712”、“普魯士容克1”、的月票支援以及書友“日龍不帶包”的打賞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