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問題很多,比如軍戶制度,比如禁海,比如皇帝,比如朋黨之爭,太多,太多,在二十一世紀這些問題幾乎炒出了花來。
可實際上大明根本的問題,正如他所說就只有兩個。
一就是小冰河時期的到來,二就是稅收。
只要能夠將這兩個問題處理好,大明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特別是稅收。
如果能夠做到雍正的鄉紳一體化納糧,那麼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只可惜,根本做不到。
至少以目前的大明壓根沒有機會。
老朱,和朱棣時期還可能。
到達朱厚熜時期,這可能性就已經是幾乎為零了。
沒辦法,正如之前雖說,這大明是老朱家的天下,是士紳的天下,惟獨卻不是屁民的天下。
當然這並非老朱家的特長,事實上整個封建王朝都是如此。
不過能夠到達老朱家稅收不合理到達如此地步的,也就只有大明瞭。
房間之中,江晨的神情不由感慨。
動作則沒有絲毫遲滯,一行行的文字迅速之中被敲打了出來。
“第一個問題,我已經說了,我就說說第二個問題怎麼解決。”
“大明要想延續,就比如改革稅收,至於如何改革,可以學學滿清,滿清很多地方都是糟粕,可有一點滿清還是不錯的,就是稅收。”
“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或稱“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是清朝雍正時期施行的一項政策,此政策是指”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即廢除官員、地主免稅的特權。”
“按官方的說法,就是康熙執政四十餘年之後國家財政出現危機,稅收收入有限。而因固有的封建社會中考取功名者免徭役賦稅的制度,官員地主一類真正富有的人卻不需上交多少賦稅,不但使財政負擔落在窮苦百姓身上,而且國庫空虛,因此出臺此政策最佳化稅收結構,使社會富有階級承擔更多的稅收責任。”
“當然不管怎麼說,想要改革,或者說在封建制度之下,想要完成稅收改革,這已經是極限了。”
“不過想要做到這點難度也很大,此刻大明天下可不是雍正時期,在雍正時期,滿清已經基本穩定了時局,不會出現任何的動亂,才能夠做到,朱由檢時期想直接來這一步幾乎不可能,只能夠一步步來,比如先完成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
“富者田連阡陌,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反多徭役。”
“丁銀的編徵自始就存在著弊端,官員紳衿更是利用優免特權隱漏人丁,奸猾之徒又託為客籍以為規避,而丁銀專案仍然存在,結果便落在貧苦農民的身上。”
“朱由檢要改革,可以開始普遍推行“攤丁入畝”,把固定下來的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徵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為物件徵收丁稅。”
“只要能夠頒佈天下,不管能不能執行,崇禎都能夠獲得一波聲望,這一波聲望至少可以穩住大明搖搖欲墜的根基,然後再以錢財訓練軍隊,整頓軍備,拿住槍桿子,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平定天下。”
“三千萬兩銀子,訓練個二十萬精銳軍隊問題不大,有著二十萬精銳軍隊,再有著名聲,大明有誰能敵,至於文臣,黨爭,既然這一批不聽話,換不了就行了。”
文字迅速敲打完畢,江晨打完之後,隨即不由輕笑搖頭。
在這個時代,無數的人都想著如何穿越大明,如何勵精圖治,如何才能夠避免大明亡國的問題。
然而江晨卻在這些文字之中,看到最簡單的辦法。
有錢,有名望,對於大明來說就足以了。
至於其他的,比如怎麼解決農民起義,什麼應對東林黨都是扯淡。
當封建王朝發展到了大明時期,皇權已經到達了一個極為高的地步了,唯一的問題只是掌握皇權不是皇帝而已。
有可能是宦官,有可能是文臣而已。
可這不代表著皇權弱,皇帝只要奪回皇權,那麼一切問題都不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