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林夫人滿腔的委屈憤懣無處訴,唯有默默拭淚而已。
她的兒媳婦方氏是個賢良的,嫁過來兩年對府中情形自然也清楚,見婆婆受委屈想要上前勸也不敢,只得垂頭裝作不見站在那裡。
狠狠的將兩人都訓斥了一頓,自覺得自己很公平的付老太君這才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越國公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一開始他只不過是心裡頭心氣兒不順,衝夫人發脾氣發發牢騷抱怨幾句也就算了,可沒打算把這事兒讓母親知道。
畢竟這事兒是母親起的頭,怕說出來母親臉上不好看。
他忙要說“沒什麼事”再找個別的什麼理由搪塞過去,可林夫人心裡正一腔怨憤委屈,不等他開口,毫不猶豫搶著竹筒倒豆子般有的沒的一股腦兒全都說了。
氣得越國公幹瞪眼,一時付老太君、蕭夫人臉上也有些難看。
原來今日早朝後,越國公去到內務府打聽前幾日報有自己名字的一項差事領辦名單皇上批覆沒有。
乃是下江南採購各種南貨、順便陶澄一些西洋南洋海貨的一件差事。
自打關了海禁之後,各種外洋來的海貨價格一路看漲。
因為太祖的緣故,宮裡來自海外的各種物件並不稀奇,宮裡眾人也樂意用。雖然關閉了海禁,但若能買到一些走私購回的精品物件,宮裡主子還是很喜歡的。
海禁禁的是海關與官方的港口,民間有私人走船何人不知?不過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雍和帝曾經也動過開海禁的念頭,一來修繕港口打造船隻費用太大如今國庫的狀況承擔不起;二來海盜猖獗;三來這畢竟是先帝下的禁令,作為兒子似乎也不太好推翻,倒不如把此事留給子孫後代解決更妥當。
如此,雍和帝只得又打消這個念頭,但是對海外精巧物品的喜愛之情卻並未減少,每年花在這上頭的銀子也不少。
這可是一件大肥差,因為海外物品定價的自由空間想有多大就有多大,領了這差事南下一趟的,哪一個不賺得盆滿缽盈。
若能陶澄到一兩件皇上尤其喜歡的,立刻便龍顏大悅,好處更是多多。
為了爭取今年也分一杯羹,越國公可是使了渾身解數、花了一大筆的銀子才讓自己的名字報了上去。
今日去內務府問結果,本來覺得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想卻出了變故。
皇上批覆下來的那張奏摺他也看見了,五個名字,其他四個都好好的,只有一個被硃筆塗抹掉了。
越國公當時臉色一下子就變得煞白。
內務府大總管的神色也有些尷尬,扯著臉皮笑嘻嘻的道:“這也不知怎麼回事,按說往年內務府上報的名字都是五個,皇上向來都照舊批覆,從未劃過誰的名,今兒這事,我也是第一次見呢……”
越國公自然也知道實情如此,因而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國公,小的多一句嘴,是不是最近您府上有什麼事惹得皇上龍顏不快啊……”
越國公勉強笑道:“做臣子的誰敢惹皇上不快?哪一個辦差不是兢兢業業。皇上這麼做許是有皇上的道理!”
簡單說了兩句客套話,越國公逃一般的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