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為了寫一本歷史架空種田文,唐納前前後後準備了無數資料,離線儲存在手機裡,方便隨時查閱。
沒想到寫文沒用上,倒是穿越到異界後實實在在的用上了,不得不說還真是造化弄人。
儲存的大綱裡,例如土法煉鋼,土法制糖,肥皂香水等各種各樣的資料很多。
這些資料,雖然沒有精確到用料、工序、時間多少的地步,但是大致的工序和材料方面都記錄非常清楚的,而且其中還包含了一些例如高爐大炮海船之類的結構圖片等等。
有了這些資料的幫助,不說立馬就能製造出產品,至少可以走很多很多的彎路。
這些資料都歸類好的,唐納認真的看了下,以目前月牙島上的條件來說,大部分的東西都沒辦法制作,選來選去勉強只剩下一種——瓷器。
瓷器可以說是華夏最重的發明之一,瓷器和絲綢在古代與西方之間的貿易中,長期扮演著不可代替的角色。
根據唐納從書中和尤里等人的交談中瞭解到,其實聖光大陸目前,就大抵類似於歐洲中世紀。
不管是文明、宗教、階級、軍事、政治還是生活文化,都大面積的相似。
最重要的是,聖光大陸同中世紀歐洲一樣,並沒有點出瓷器這一科技樹。
聖光大陸上的人們使用的生活家居器具,以餐盤、刀叉為主,不同階級的人群使用的器具其材質也大不同,畢竟不同的財富決定不同生活質量。
例如古老的貴族和王族估計都使用黃金打造器具,貴族領主則使用銀質器具,商人差一點,富有的或許能使用銀質乃至黃金器具,但普遍上還是使用黃銅或者錫質器具比較多。
而到了普通平民,基本都只能使用木質或者粗糙的土陶瓦罐,至於農奴以及奴隸,算人嗎?這些無產者們,能夠用手抓吃,填飽肚子就算不錯了。
瓷器向來以精美聞名世界,從西方與東方發生貿易起,一直備受西方的貴族和商人們的青睞。
唐納想著,如果能燒出瓷器,肯定也能受到聖光大陸上商人貴族們的歡迎。
想要燒瓷就必須要瓷土,很幸運的是月牙島峰巒東北那邊山坡,似乎就存在瓷土。
唐納也不敢十分確定,只是往日在島上轉悠的時候似乎見到過,那片山坡上的露出土質就跟瓷土比較相似。
當下唐納放好手機,就獨自往月牙島東北角走去,莫約半個多小時,唐納就到了此處。
這一片陡坡的泥土石呈灰白色,唐納抓了一把在手裡細細攆摩,立馬就確定這是瓷土。
瓷土這種東西其實也可以叫觀音土,歷史上記載鬧饑荒的時候,就有不少饑民拿觀音土充飢。
這種瓷土是由雲母和長石變質,其中的鐵鈣鈉等流失,加上水變化而成的,少吃一點或許可以抑制飢餓,而並不至於致命,但是吃多了便不容易消化。
史書上記載的三大饑荒中,吃觀音土腹脹憋死的可不在少數。
找到了瓷土,唐納心中大定,當下便就找茉莉漢斯等人商量燒製瓷器,在月牙島上做這些事情沒有他們的支援可不行。
“瓷器?那是什麼東西。”茉莉和漢斯面面相覷,這個東西他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唐納想了想,簡單的解釋了一下,然後說:“現在一時半會跟你們說不清楚,如果我們能成功的燒製出來,你們就會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