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不再有動作,表情卻露出一絲憤怒,似乎在惱怒淮南王劉安的不臣之心。
此時,陳展鴻飾演劉徹,坐在雷被對面,並沒有攝像機對著他。
因為這種雙方對話,至少要演兩遍,拍完雷被和蘇哲後,再拍他的反應。
如果演員想要偷懶,完全可以在攝像機拍對方時,自己休息,等拍自己時再上。
但陳展鴻為了讓蘇哲兩人更入戲,哪怕沒拍攝他,也兢兢業業地配合表演。
當他聽到雷被揭發的事實後,嘴角輕輕壓了一下,表現出內心的憤怒,表情卻很淡定,維持著君王的威嚴。
可當雷被說出,淮南王劉安一直很欣賞李廣,感慨他在劉徹麾下無法封侯的命運,並試圖拉攏李廣後。
而李廣是劉徹巡視淮南國的主將,就在他臥榻之側!
陳展鴻不由握緊了拳頭,可見他內心的緊張。
但他卻沒有表現出來,反倒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充滿了“李將軍絕不可能叛我”的放鬆。
此時,李廣的聲音在帳外傳來。
陳展鴻立即看了蘇哲一眼,什麼都沒說,可眼神中卻充滿了警惕。
蘇哲一激靈,知道關鍵時刻到了!
他立即站直了身軀,右手本能地握緊了劍柄,彷彿隨時準備戰鬥,可一轉身,身軀頓了一下,又將手放下,身體也變得放鬆下來,掀開營帳走了出去。
——在李廣沒有確切反叛前,他不能表現出絲毫警惕的動作,避免讓他憂憤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這和陳展鴻表演的邏輯是一致的——
外鬆內緊,內心很緊張,但表面必須鎮定。
但兩人採用了不一樣的表演方式——
陳展鴻坐著,用小動作和微表情展現;蘇哲披甲站立,又要轉身離開,看不到表情,就用身體姿態來表演。
等蘇哲走出帳篷後,宋獻中才驚喜喊出:
“卡!”
“哇!”許紹陽和董建鵬一起驚叫道,“你和陳老師對戲,竟然不落下風?”
陳展鴻也驚訝地看著蘇哲,讚歎道:
“人物邏輯真好,我還以為你會為了少年氣,演得一驚一乍呢。”
蘇哲笑笑:
“我讀過歷史。”
霍去病成為將領後,成就太輝煌,以至於很多演員為了演出人物弧光(成長),想當然地將他前期演得很差勁。
某演員就說過:
“霍去病的天生戰神人設不能讓我信服。”
流量有人設就罷了,霍去病的戰績還能叫人設?咋的,被抓的匈奴王都是僱的群演?漢匈兩大帝國的軍隊,都是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