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爽,為什麼圈子裡一直沒有塑造出一個好的霍去病形象?”
蘇哲感到有些不忿。
霍去病這麼精彩的人生經歷,這麼偉大的英雄人物,圈內人怎麼演的?
在前世,數了數去,最還原的還是《漢武大帝》裡的李樂,但戲份少,並沒有留下太大影響。
還有兩部以霍去病為主演的劇,都進行了魔改,嚴重扭曲霍去病形象。
在群眾抗議下,一個被封多年,後來改名、又改成架空,才得以播放;另一個還難產著,已經壓六年了。
這也側面說明了霍去病在華夏民眾心中的地位。
——電視劇瞎編說甄嬛給雍正戴綠帽子,乾隆不是他兒子?沒問題,觀眾們愛看。
——但瞎編說霍去病是小人?或者霍去病為了愛情攻打匈奴?舉報你沒商量!
但蘇哲不明白,觀眾們如此喜愛霍去病,圈內這幫人為何非要詆譭他?
既然圈內其他人做不到,蘇哲就乾脆自己來——
塑造一個有影響力的霍去病角色,能夠吸引觀眾,讓他們愛上角色,進而去了解歷史上的霍去病。
對於青少年來說,這不比強制他們接受愛G教育更深刻?
嚴喜玲感到很佩服,這這行,她聽慣了“名”“利”“資源”“人脈”等算計,幾乎沒聽過一個藝人這樣思考。
“我現在覺得你有點偉大了。”她忍不住誇張道。
蘇哲翻了一個白眼:
“別瞎捧!沒那麼偉大,如果我成功飾演了霍去病,證明了自己的演技,遞過來的本子也會更優秀,也能得到更多正劇機會,這都是好處。”
在他們討論的時候,屋裡進行著第二場試鏡。
於浩華的表現十分出色,不愧是宋獻中心目中的前“霍去病”。
但看過蘇哲的表演後,他們總覺得於浩華差了點什麼,仔細一想,差的是人物理解。
於是,宋獻中在心裡做出了選擇。
但他沒有直接宣佈,讓蘇哲進屋後,才說道:
“兩位老師的表演都十分出色,下面請兩位分別說一下對角色的理解。”
於浩華自信滿滿地看了一眼蘇哲,搶先說道:
“我認為飾演霍去病的關鍵是家國情懷,一定要從華夏英雄的角度來刻畫……”
蘇哲聽到他的分析,不由點頭,心中認可。
雖然是競爭對手,但實事求是的說,如果蘇哲不演,於浩華應該也能貢獻出優秀的表演。
至少他沒有魔改。
於浩華也很自信,說完後,就目光昂揚地看向蘇哲,眼神中透著一股得意:
哼,別看你粉絲多、流量大,在演戲上,比我這優秀青年演員差遠了!現在聽到我這麼專業的分析,傻眼了吧?
蘇哲卻只是笑了一下,見他說完了,才闡述起自己的理解:
“我這樣理解霍去病……”
他滔滔不絕地講起昨晚的分析,聽得於浩華目瞪口呆,不斷轉頭看向蘇哲,差點忍不住打斷他。
於浩華只覺得自己成了小丑,蘇哲的理解,簡直碾壓他幾個境界!
他的經紀人也失去了冷靜,坐立不安,不斷看向蘇哲:
我原本以為於浩華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有人比他還厲害,這是誰的藝人?
嚴喜玲:我的我的!嘻嘻。
比起兩個經紀人之間的目光對話,宋獻中更關注蘇哲所說的內容,激動道:
“慢一點,我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