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
惟有別離多。】
蘇哲唱完後,林善兒不由愣了一下,驚道:
“這就結束了?”
她以音樂人的角度,覺得這首歌太簡單了,根本不像現代歌曲,不由地替蘇哲擔心。
現在蘇哲被捧得這麼高,如果出一首平庸的歌曲,一定會立即受到輿論反噬,這讓林善兒很擔憂。
但她驚訝地發現,其他嘉賓們全都沒注意到音樂形式上的古樸,注意力全都被歌詞吸引住了:
“蘇老師,這一聲老師真心實意!您要是生在古代,一定能成為詩仙文豪!”
蘇哲笑笑,可惜在近代以前,平行世界和前世沒有區別,李杜詩篇照樣萬口傳,否則他在現代也能當詩仙。
但李叔同,也足夠秒殺一切音樂人了。
蘇哲沒有提歌詞,從其他方面謙遜道:
“各位謬讚了,但歌曲完成度還不夠,沒有一點編曲思路。”
編曲是現代流行樂音的概念,《送別》當然沒有。
但那些都是技術性的問題,一切問題在《送別》的歌詞下,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不光是嘉賓們驚歎,彈幕也在狂吹。
之前提到過,華夏或許是群眾平均文學素養最高的國度——
誰小時候沒背過唐詩三百首?
只要背過了,哪怕以後忘記了,只會說“臥槽”,也能感受到詩詞的美好。
【之前有人說蘇哲是民謠詩人。小了,真的小了!】
【他就是詩人!】
【乾脆他以後別寫歌了,簡直是浪費才華!去寫詩吧!】
【音樂人都快餓死了,沒想到你讓他去幹更吃不上飯的詩人?太壞了!】
【等等,如果蘇哲快餓死了,能不能來吃我軟飯?】
【很多文人都靠富婆養,這是傳統啊!】
【(玉昆)當文人有富婆養?哪裡有這種好事?!】
【撲街不算文人!】
娛樂文,抄古詩沒勁,不會不務正業去抄詩。設定是古代都一樣,從近現代才有區別,所以能抄李叔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