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走投無路的盧永祥確實是真心投降了,和手下的將官商討一夜之後,除開兩三個軍官寧願離開軍隊也不願意背叛段祺瑞以外,其他人都同意向陳煊投降。
這些將士們也不傻,從軍多年了,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早就打聽好陳煊部隊的軍餉還要比北洋軍稍微高一些,而且新民國國防軍從不拖欠軍費,既然是打仗賣命,那給誰賣不是賣。
至於北洋袍澤之誼,他們自己也清楚,他們南下就是袁大總統安排來監視馮國璋的,雙方的關係只差沒有擦槍走火了,大家早就沒有什麼情義可言,甚至仇恨還要多一些,陳煊的部隊明面上是自己的敵人,但是雙方根本就沒有交過手,也就沒有什麼仇恨可言。
“子嘉兄,你既然決定加入大帥的軍隊,我這裡有一場富貴,不知道你敢不敢去取?”
和盧永祥的投誠討論結束,韓栩開口向盧永祥說道。
“不知先生有什麼提議,陸某洗耳恭聽!”
“子嘉兄,我事先說明,我現在說的話大帥並不知情,子嘉兄可以理所當然的拒絕任何要求,絲毫不用考慮的大帥的看法!”
“先生說得陸某愈發好奇了,先生儘管說,陸某自有自己的考慮。”
“子嘉兄既然這麼說了,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大帥的大軍不日就要開拔了,如果能在野外擊敗馮華符的大軍,而不損南京分毫,對於民國、對於大帥還是對於子嘉兄,都是莫大的貢獻。”
“先生,非是陸某不知好歹,但是光憑陸某手下的一個師,即便再加上楊兄的第四師,也遠遠不是馮國璋的對手了,而今馮國璋又大肆擴軍,擊敗他更是沒有可能。”
盧永祥有些為難的說道。
“子嘉兄誤會我的意思了,子嘉兄的隊伍剛加入國防軍,如何可能讓子嘉兄和楊兄的兄弟去和馮國璋硬碰硬,若是如此,大帥必饒不了韓某,韓某的意思是想辦法將馮華符的大軍引出南京,等大帥的大軍來了,就和馮華符在野外決戰,到時候必然是子嘉兄和楊兄的保全南京城的大功。”
“原來如此,但是馮國璋一向提防陸某和楊兄,只怕他沒有那麼容易中計!不知先生有什麼錦郎妙計?”
“錦郎妙計不敢當,軍事非是韓某所長,韓某有一計,就說出來給子嘉兄和楊兄參謀一下,我是這樣想的,子嘉兄和楊兄沒必要馬上易幟,首先想辦法投馮華符所好,儘量取得他的信任,即便不行,也要表現出與大帥勢不兩立的樣子,盡最大努力降低馮華符的戒心。
待大帥的大軍北上,子嘉兄和楊兄就可以向馮華符求援,若是馮國璋派出援軍,那就不必計較其他了,大家在野外大戰一場就是了。
若是馮華符不派援軍,子嘉兄則可以和大帥假打一場,然後假裝向南京方向逃竄,到了南京地界,就由不得他了,指不定到時候還有搶奪南京城門的可能!”
“這倒是不難,只要兩軍指揮官協調得當,打一場假仗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才能不洩密,這就要仔細斟酌了。”
“軍事的事情韓某不懂,子嘉兄和楊兄商量著辦就是,若是兩位贊同,我就可以致電黎清泉軍長,到時候一起商量就是了。”
“成!我答應了!聽說大帥麾下的警衛隊是採用西方先進理念來訓練的,精銳程度甚至遠超西方,陸某厚顏,懇請先生致電大帥,派些人來幫忙訓練陸某的衛隊,不知可有難處?”
韓栩知道,盧永祥自己這是在納投名狀了,陳煊的特戰大隊一直是保密狀態,外界根本無從得知,之所以要護衛教官,不過是想向陳煊表示誠意罷了。
“我也同意!”
楊善德和盧永祥都是新投陳煊的,也瞭解陳煊的軍隊對軍功的重視,如果能夠送上一件大禮,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韓栩見兩人同意也是大喜,急忙致電陳煊。
陳煊對盧永祥和楊善德的投誠也很是歡迎,盧永祥和楊善德的軍隊都是精銳,不然也承擔不起監視馮國璋的作用,能夠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更得到兩名悍將的投誠,自然是喜出望外。
而對於韓栩的計謀,因為只知道他和陸、楊二人的對話,韓栩真正的計劃還沒有發過來,所以雖然擔心,還是答應了韓栩的請求,並讓黎清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