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也是後來幾年了,後來的幾年,十來歲的英王殿下,執劍於朝堂之上。
當代大儒自知道什麼能教,什麼不能腳。所以也不過是相安無事罷了。
而如今,如今。滿桌子的奏摺,再次摞得比人還高,小陛下的案几之上,慌慌然然,都寫著慕揚的名字。
相國府是被英王殿下打壓下去的。,如今,他這新帝難道一上位,就要打了英王的臉面。
不知道這些朝臣們心中想的究竟是什麼,小先生,縱然有天下美名。
可是,若當年沒有英王殿下護著這天下,還有什麼活著的小先生。
林聽雨,看著這滿紙荒唐言。一筆一句寫的全都是荒謬而不可言。
人都到是,明君忠臣。
可,縱然自己再怎麼想當一個明君,扛著這破爛的大櫟天下,希望能夠汲汲營營的帶再拖幾年,可是這些臣子呢?
這些臣子呢,看看他們究竟收了誰的好處,究竟心中想的是什麼,才能幹如此破爛之事?
這相國府,難不成以為扶持其一個相國府,就能重新地抗衡?
他們就再能過上那無拘無束的日子,是不是就像在四九成那樣?
公司裡的老大不在了,下屬自然就自在上了許多,自然公司能夠正常的運轉,他們也沒有什麼需要太多的心力去負責,而如果老大回來了之後,最好有兩個老大相互內鬥,相互內耗,這樣他們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可是這樣的公司能夠活幾年,還不是早就會被人吞併,這樣的臣子還能夠活幾年,還不是早有一天成為二臣
這些個大櫟的天下是該改朝換代了,真該是該換一番新鮮的血液了。
如今鷹王殿下,以一己之力,要求重啟太學,只不過是把所有的非議全都攬在自己身上而已
陛下,當年英明,全賴東征倭寇,陛下現下英名全賴收復韃靼,可是陛下從來沒有什麼文成之英明
連續走到了這一步,可真的是武功勝於文學
林聽風跟林聽雨究竟是個什麼水準?林笙是在清楚不過了,小時候跟著他沒少掏鳥蛋,摸魚,後來進了軍中,雖然文化學習沒有落下,可是同樣隨了林笙的性子,沒少把夫子氣得吹鬍須。
縱使最後真的成為千古名帝文成武就,被寫於史書,可是如今的林聽雨,如今的林聽雨,到底還是差了一把火候。
所以,林笙就只能扛著這般萬人的責罵與嘲笑,硬著頭皮往前走。
大櫟不可能站在原地一步也不前進,這樣不僅僅是原不原地踏步,而是被那些個朝代落下,而是無數的世事落下。
到時候九州四國,最封閉的就是他們,最落後的就是他們。
而現代史詩,教會他們,落後就要捱打。
這不光是林笙知道的,同樣林聽風,林聽雨也有深刻的教誨。
所以如今現在的林笙只能臨時抱佛腳,一筆一劃,認真地練著,祈求把自己的字寫到最好看。
倒不是因為非得覺得有多丟臉,而是此時代表著皇家威嚴,代表著整個皇家的威嚴,林氏已經破爛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