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吃了你一口烤魚。作為回報,我請你們到城裡去吃大餐好不好。”
本以為是小孩子們一片的歡呼可是一個一個都不說話,撲閃撲閃著大眼睛只看著於餘。
彼時見於餘手中拿著那隻烤魚,走到了他們面前“我吃過這位大善人一個白麵饅頭。從城裡走到現在,沒有任何的不適。我臨走的時候聽見他吩咐店小二,做一些孩子們的吃食,等著你們趁熱去吃。快點兒去吧,記得吃的飽飽的。”
聽見於餘的話,孩子們這才歡呼雀躍著,往城裡面奔跑著。
林笙在後面默默的跟著。一句話都沒有多說,
彼時,聽見於餘在後面解釋道。“兵禍的時候。我帶著弟弟妹妹在很遠的山溪裡面摸魚。聽見馬蹄的慌亂,便抄小路趕了回來跟爹孃說。可大人們不願躲避,非要保衛家鄉。把家裡的孩子,都聚集了起來了。山中的山洞裡,給我們放了好多的糧食,說是等我們吃完了,那些壞人就會走了。我們等啊等啊,等到糧食都吃完了出來一看。壞人是走了,可是爹孃也不在了”。
“所以是走散了嗎”。聽風聽雨,悄悄地問著。“所以,你們要出來找你們爹孃嗎。”
一時間於餘搖了搖頭,“等,我們從山洞裡出來趕到村莊的時候,村莊裡到處都是屍體。我的爹孃,他們的爹孃。我們只能挖了土將爹孃埋進土裡,然後四處的討飯。最新開始的時候,外面抓小孩子的很多。他們給你吃饅頭吃包子裡面加上迷藥。然後人就被帶走了,再也回不來了。後來我們還有聽說,有做人肉包子的。,捨不得吃自己孩子的,都從外面抓小孩兒”。
於餘說的很平淡。
“我們村子裡一共出來20多個孩子。如今只剩下12個。其餘的都不見了。我保護不好他們”。
哪裡來的兵禍?兩年前大規模的兵禍,也只有滄瀾一戰。
林笙不知道,是不是在他還沒有發現的地方,還上演著這一幕幕慘絕人寰的禍事。
彼時,聽見於餘道,“餘豐山是滄瀾城最靠近大山的一個鎮子。再往裡就是廣袤的森林。我聽說,那些土匪們都被打了回去。是英王派鴻蒙出來幫忙的。可是鴻蒙為什麼沒有幫滄瀾”。
孩子一字一句甚至不帶感情地說道。“我從小爹孃就給我講過鴻蒙的故事。三歲便開始習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我娘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可交習武功的師傅還沒來呢,韃靼就來了。我這個樣子,估計鴻蒙也不會收我。我想盡快的長大。我聽說滄瀾又有了人煙,想著這些日子帶他們回家看一看,總在外面這樣流浪也不是個辦法”。
喜悲已經從這個孩子的臉上看不出來,說話都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你能告訴我你爹孃是幹什麼的嗎”。
孩子頓了頓。我,我了好幾聲,甚至有點兒侷促。
林笙都不忍心再問。“如果是家族隱秘,倒也不必告知”。
彼時,卻見孩子搖搖頭。“唯恐說出先父名諱,有辱先父之名。如今,我們這個樣子實在不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