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素季
蕭寒之所以肯定“素季”是一個人名,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現任緬甸國務資證,即緬甸實際最高領導人的名字就叫做昂山素季。
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
昂山素季以緬甸國家利益至上作為其政治決策的核心。執政以來,她一直將經濟發展、民生訴求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是緬甸人心目中的“姑姑”。1991年,昂山素季因為實現民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在諾獎頒獎儀式上,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主席塞耶斯泰德形容昂山素季是“無權者力量”的傑出代表。
雖然素季也是一種植物的品種名稱,但是結合桌面上有關緬甸的書籍,加之像小孩塗鴉式的文字,蕭寒大膽猜測,“素季”就是一個人的名字。
向永華當年是因為一個女孩才淪為階下囚,大好前途被毀,人生走上了一條陰暗、崎嶇之路。
那個女孩難道就是這個“素季”?
看著桌上的緬甸民宿文化書籍,蕭寒猛然間想起大廳裡的大如面盆的陀螺和早已泛黃卻被裱起來的殺豬畫,蕭寒驀然開朗。
那個女孩是緬甸果敢人,而且名字很可能就叫“素季”,只是……
這麼重要的線索為什麼儲存的如此完好,難道在他們殺了向永華後沒有來過這裡?
是不知道?還是說,殺害向永華的人與那個至今下落不明的女孩不是一撥人?
看著充滿緬甸因素的臥室,蕭寒不禁感嘆,如果那個女孩不是毒販子,沒有參與制售致幻劑,他們也可以生活的很幸福吧。
彈著三絃琴對著歌,扯著陀螺,殺年豬,也許還有扔花包作為娛樂節目,原本也會是一個熱鬧的家庭,只是立場不同,最終以狠絕的方式分道揚鑣。
三十多年來,向永華一直在等的那個女孩現在在哪裡呢?
還在為虎作倀,還是已經死了?
這次的柳葉刀案跟她有沒有關係?
三十多年前的自殺案跟現在的自殺案有沒有關聯?
如果有關聯,是藥物升級了嗎?
三十多年來,向永華就沒有調查過女孩的去處?
這裡太乾淨了,就像原本你以為歷經數年沒有打掃過的地方會很髒亂,並且佈滿厚厚的灰塵,但是當你真的拿起準備好處理厚重灰塵,以及垃圾的時候,你才發現原來那個地方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髒亂。
環顧整個環境,想起剛才在窗臺發現的蠟燭殘漬,蕭寒不禁輕蔑一笑。
西窗剪燭只為你!
可笑!
可悲!
可嘆!
“我怎麼會想起這個詞語,太可笑了。”蕭寒自嘲道,但是轉念一想,不對啊,清潔工隔段時間就來打掃,窗臺上的蠟燭漬怎麼沒有擦掉,而且,窗戶為什麼是開著的。看痕跡,蠟燭漬還是新鮮的。
聯想到鑰匙的丟失。
“有人來過,而且在窗前做過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