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無論盛和帝心裡怎麼抱怨,但關於民憤還是要平的,尤其是現在三國動盪不已的時候。
即使盛和帝最近逼著太醫院逼著戶部,但其實效果並不理想,戶部那裡籌集到的糧食被魏城瑾帶去賑災了。
邊境韓戰那裡也上奏摺表示糧草雖然已經在緊縮使用,邊境百姓也自願獻糧,但恐怕也頂不了多久,
尤其是燕國似乎知道晉國的狀況,最近一直以防守為主,戰時恐怕會被延長,盛和帝現在是一腦門子官司,更讓盛和帝鬧心的是,他最近連連做噩夢。
盛和帝每天都夢見祖宗們罵他不孝順,畢竟皇陵都被人毀了,所以盛和帝每天頂著黑眼圈上朝,事情有多,時間一長,他也頂不住了,於是沒辦法,盛和帝只能先讓太子去祭皇陵,平息一下老祖宗的怒火。
金逸負責太子的安危要跟著去皇陵,現在盛京內外又有些不安穩,所以夏雲母子就被金逸送去太后那裡。
太子祭拜皇陵十分順利,盛和帝就讓他在那邊督促修建皇陵了,好在皇陵破壞的不算太嚴重,工程量不算太大,盛和帝不在夢見老祖宗讓他心情好了不少,結果很快就被打臉了。
“你們說什麼?哪來的暴民?”
盛和帝的臉黑極了,魏城瑾一行人護送糧草去賑災,結果遇到暴民,還是武裝力量十分精良的暴民,這怎麼可能?或許他們根本不是什麼暴民根本就是山賊裝的。
不過災民不知道,看到有人搶糧草就也加入,雖然糧草沒有被搶,但護送糧食的守衛也傷了不少,所以魏城瑾哪裡現在也需要再派人手過去。
“皇上,小魏大人說恐怕那些人不只是單純的山賊,看路數有些像是江湖上的人馬。”
盛和帝皺眉,江湖一向和朝堂並不相互干涉,而且因為魏城瑾娶了季無憂,長風鏢局在江湖上名聲很好,所以晉國的朝堂和江湖可以說相安無事,怎麼會突然冒出江湖上的人馬?
“皇上,不如讓季夫人帶人去尋小魏大人,一來季夫人勇武,去災區也能幫助小魏大人,二來季夫人對江湖上的人事比較瞭解可以查清對方的路數。”
鍾離夙想了想想開口建議,盛和帝點點頭,於是季無憂把孩子交給大長公主夫婦後就去找魏城瑾了。
季無憂還帶來自己的師兄周賀,不過兩人和魏城瑾匯合後,魏城瑾讓人把那些暴民用的武功掩飾一番後季無憂和周賀臉色都有些沉。
“按理說能形成這種規模的江湖人不可能是小門小派,可是剛才那些武功路數,我們並不熟悉,而且他們的動作也不像是殺手出身,恐怕那些人不是我們晉國江湖上的人。”
季無憂雖然不敢百分百確定,但她小時候也聽過父母說過很多門派的擅長的武技,剛才侍衛們演練的她並不熟悉,季無憂又轉頭看向自己的師兄周賀。
“無憂說的沒錯,我也不熟悉,而且師傅的信剛到,江湖上最近並沒有什麼動作,畢竟江湖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無論是黑白兩道,絕對不會攔截賑災的隊伍。”
“我知道了,多謝師兄,我這就寫奏摺給聖上。”
魏城瑾十分高興,畢竟他們這些侍衛都是出身正統的,沒有江湖上的路子,對他們不熟悉,現在聽季無憂他們這麼說,就少走很多彎路了。
盛和帝看著魏城瑾的奏摺,雖然上面的內容讓他安心不少,畢竟不是自己的子民挖自己的牆角,但卻也更謹慎了。
如果真的是那隱藏的在背後的勢力,他們能做出這麼多事,可見其在晉國已經經營很多年且很成氣候了,而他居然之前都不知道?真是越想越氣。
也許今年就是多事之秋,盛和帝收到霍非凡的奏摺,漠北那裡也有了小規模的對戰,而且看樣子,對方恐怕會發動大規模的對戰,畢竟今年草原有大旱,那些遊牧民族死了很多牛羊,所以就打算搶晉國的,正好晉國今年也是戰事連連說不定能得到便宜。
盛和帝氣的眼睛都快冒火了,這不是趁火打劫麼,好在霍家軍悍勇,可和那些遊牧名族打架真的沒有好處,損兵折將又花費巨大最後也只能得到一些戰馬,有些得不償失。
漠北那裡今年也受了旱情的影響況且之前又派兵去增員邊境和燕國的戰場,所以盛和帝只能調動了一部分邊防大營的人帶著物資去支援漠北,只是這樣韓戰那裡的物資就捉襟見肘了。
盛和帝看著戶部尚書,看著他短短時間頭髮都快掉沒,也實在說不出什麼話,畢竟戶部真的盡力了,只能把一腔怒火轉向太醫院,太醫院研正第一百零一次想告老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