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給郭家。”
倒不是盛和帝信任郭家,信任六皇子,而是他這個皇帝的帝位不穩,以現在六皇子的情況,恐怕佔不到什麼便宜,所以郭家會站在他這邊,許公公也沒有意見,於是轉達了盛和帝的旨意。
現在朝中除了急事,每天朝臣們換著人上奏讓盛和帝仔細調查太后之死,再加上先皇遺旨一直沒有著落,盛和帝急的直上火,乾脆直接罷朝了。
好在內閣現在運轉順利,沒有耽誤朝事,不過盛和帝用這種方法威脅朝臣,讓原本就不滿的大臣心中越發有疙瘩。
郭家接到盛和帝的聖旨苦笑連連,這事真心不好處理,明眼人都知道那人是被人收買出來尋死的,可關鍵是毫無線索,那人的兒子早就跑沒影了,還在不在晉國都兩說。
郭家只能硬著頭皮把那老書生給好生收斂了,然後讓人說其過於激進,順便宣揚盛和帝這些年的政績,讓大家不要被人利用。
可太后的死一天不弄個明白,就推出一個安貴妃當替死鬼,別說四皇子,連安家都好好的,老百姓們哪裡能放過。
最讓盛和帝生氣的是,周國和燕國的國書都到了,他們居然斥責盛和帝不配為皇,他們羞於與他一起,尤其是周國,他們禮教苛刻,就更不能接受了,甚至一副要替天行道的樣子,氣的盛和帝差點砸了御書房。
盛和帝氣的眼睛發黑,心中恨的不行,氣他們多管閒事,要是換做燕帝和周帝在自己這個處境,恐怕他們也會做出這種選擇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只是盛和帝的眉心也跳了好幾跳,畢竟弄不好,這就是一個給燕國和周國聯手攻擊晉國的藉口,那時就更不好處理了,所以先皇遺旨必須儘快找到。
另一邊,大長公主和魏繼平終於風塵僕僕的趕了回來,魏城瑾看著消瘦了很多的母親,心中一痛。
“娘。”
“回去再說。”大長公主雖然消瘦,但眼中藏著火焰,旁邊的魏繼平苦笑不已。
之前因為二皇子的事情,他和大長公主的感情出現問題,後來隨著孫子孫女出生,兩人關係緩和不少,魏繼平決定帶大長公主出去走走,修復一下他們的關係,過程很順利,他們終於解開心結。
之後二人也沒有回盛京,畢竟家中也不需要他們擔心,於是繼續遊玩,誰知道卻突然接到太后的死訊,大長公主疾馳回京,一路上瘦了很多,尤其是回京又遇到不少障礙,更是讓大長公主心急如焚。
“到底是怎麼回事?”大長公主一路上聽了不少流言,但心中卻是不相信的。
魏城瑾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一遍,包括了盛和帝一開始派人盯著他們的事情,無一不表明,在太后過世這件事上,盛和帝是站到了仇人那邊。
大長公主面上雪白,她和盛和帝是親兄妹,關係很好,她不相信自己的兄長居然包庇害死自己母親的人。
“娘,我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為什麼皇上要包庇四皇子和安家,他到底有身邊把柄在對方手裡。”
要說安貴妃和四皇子是盛和帝真愛那肯定沒人相信,所以到底是因為什麼在盛和帝的心中比太后的死,比他的名聲更加重要?
帝位?可皇上是太子繼位,並不不妥,甚至他們懷疑過先皇的死,但調查表明,先皇的雖然死的突然,但真和盛和帝沒哈關係。
大長公主跌坐在椅子上,她也不知道,現在她腦袋昏昏沉沉的,突然想起一件事眼睛一亮。
“娘,您知道什麼?”
“我不知道,只是你舅舅曾經給過娘一件東西,讓娘小心藏好,如果有禍及滿門的事情就去找那東西,看看能不能救命。
我當時奇怪極了,我是晉國大長公主,只要你們不謀朝篡位,我有什麼事情能禍及滿門?不過我還是把東西藏了起來並且聽話的不去開啟,所以我並不知道那東西是什麼,只是如果你們說的把柄,也許應該就是那件東西了。”
“娘, 那東西你放哪了?”魏城瑾覺得這恐怕就是盛和帝要掩藏的秘密。
“東西在公主府那顆大榕樹下面,埋的很深。”
大長公主說完就把事情交代給兒子了,她也不想進宮,打算和魏繼平直接去皇陵,母后下葬她還都沒有出現,要去祭拜一番。
現在大長公主那裡想不明白,自己路上多災難,恐怕是有心人阻攔自己的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