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和魏城瑾都知道蘇惜竹和季無憂在謀劃什麼,但卻都不知道確切的,不過二人也沒有擔心,畢竟出事有他們頂著呢,只要兩人能開心就行,當然魏城瑾還是要防著自己做的事情被季無憂發現的。
“太后娘娘,皇上的萬壽節我也想出些力氣,直送禮物到底有些單薄了,皇上又不缺我那點東西,要不我這幾天來給皇上做侍衛守夜?”
金逸子在太后的宮裡和太后說道,太后笑著看著金逸,心裡高興金逸親近皇上。
“你表舅哪裡需要你當侍衛了?宮裡這麼多侍衛都難不成還缺了你?還守夜?那多辛苦啊,你有這份心就行了。”太后可捨不得金逸受這苦。
“不辛苦,我就是想為表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別的我又不擅長,就是功夫比一般侍衛好一些罷了。”
“小侯爺孝順,想來聖上知道了也會很高興的。”
皇后此時正好在太后宮裡,笑著附和,知道這話要是傳到皇上耳朵裡肯定能讓盛和帝高興,所以周皇后也不介意抬抬嬌子,果然太后聽人誇讚逍遙侯也很高興。
“當然,小逸一直很孝順。”太后十分自豪。
“那娘娘同意了?”金逸高興的問到?
“同意什麼?這事哀家要問問皇上,你以為皇上身邊的侍衛誰都可以的啊?來人,派人把逍遙侯的意思和皇上說一下,看看他什麼意思。”盛和帝聽到太后讓人傳話呵呵直樂。
“小逸這孩子,就是心思淳樸,又孝順,朕沒白疼他,哼那些人成天唧唧歪歪說朕偏心小逸,可你們看看,誰有小逸掛念朕?”
盛和帝的心十分熨帖,許公公心中好笑,逍遙候無論做什麼皇上都能給他找到優點,不過許公公也知道,逍遙侯是真的孝順皇上太后,而皇上的一番慈父心對逍遙侯釋放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小侯爺可是皇上看著長大的,當然對您和太后都很孝順。”許公公笑著附和。
“朕哪裡能讓他守夜?去太后那裡,告訴逍遙侯,他的心意朕收到了,就讓他在朕過萬壽節那天給朕當貼身侍衛吧。”
許公公心中好笑,這哪是讓小侯爺當侍衛,這是在給小侯爺做臉呢,畢竟皇上萬壽節,身邊的可絕對是皇上信任愛重的人。
果然太后聽見盛和帝的話十分高興,嘴裡還和金逸說讓他好好當差云云的,皇后也旁邊笑著點頭,一時間氣氛十分和美,沒人看到金逸眼中閃過的瞭然之色。
突然皇后想到,晉王可以效仿逍遙候啊。當侍衛守夜什麼的不現實,但做些面上頗為辛苦的事情到是可以,既能得到名聲又能讓皇上高興,何樂而不為呢?只是做什麼周皇后要想想。金逸看著周皇后似乎陷入沉思嘴角翹了翹。
盛和帝四十歲的萬壽節很快就到了,各家人看到晉王在門口帶著侍衛檢查給皇上的獻禮,心中怎麼想不知道,但嘴上都誇讚晉王孝順,齊郡王也不甘示弱,安排人員檢查別的,總之兩人都做足了孝子的態度。
蘇惜竹和韓戰進宮時看到就是晉王和齊郡王爭著做孝子的樣子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金逸果然靠的住,拜託他做的事情幾倍完成了。
盛和帝志得意滿的坐在龍座上看著地下的朝臣敬拜自己給自己祝壽,又看著後宮眾位佳人,心情更是飛揚。
盛和帝覺得他雖然算不上千古一帝,但也是一個可以銘記歷史的有德明君了,他在位將近二十年,政治清明,軍事強大,在三國中實力日漸增強,後宮和睦,子女頗豐。
雖然還未選定合適的繼承人,但他才四十歲,還能活很多年,所以太子之事不急,綜合看來,盛和帝覺得自己一定是一位被後人讚頌的明君。
底下的人可不知道盛和帝的想法,不然絕對在心裡嗤笑,盛和帝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但卻達不到什麼讓後人敬仰的地步。
晉國之前幾位皇帝在位期間給盛和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又是嫡子繼位,先帝身體不好,子嗣不封,在位時間也不算長,但卻給盛和帝留下了很多有用的老臣。
所以盛和帝處理朝政上並沒有太多不好解決的事情,這些年又沒有大型的天災人禍,這才給盛和帝造成了錯覺。
至於在盛和帝看來太子之事不急,可是朝臣卻是急的不行,覺得正是因為盛和帝一直不立太子這才讓派系之間爭鬥越發明顯。
況且自古皇帝不長壽,盛和帝已經到了不惑之年還不立太子,明顯就不是君王應該做的。